工業是產生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對全國整體實現碳達峰具有重要影響。近期多方密集部署,加快推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工信部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圍繞綠色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消費鏈以及國際合作5個方面,明確了核心技術創新應用、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綠色低碳園區建設、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綠色消費場景升級等8個重點方向,推動工業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綠色化轉型升級。
工信部表示,《指導意見》有利于引導金融資源通過綠色化的渠道向工業高質量發展匯聚,推動工業穩增長和有效投資,助力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對促進我國經濟全面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指導意見》提出了9項產融合作任務和3項保障措施,在多個方面出實招、出硬招,提出一系列有突破、可操作的有效舉措。比如,在合作基礎方面,率先對綠色化改造重點行業、綠色工業園區、先進制造業集群等進行碳核算;建立工業綠色發展指導目錄和項目庫;推動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和相關上市公司強制披露環境信息;將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為金融支持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
在金融工具方面,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降低融資費用;研究建立綠色科創企業培育引導機制,支持“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綠色建材與新能源汽車生產應用、老舊船舶電動化改造等方面的金融產品;鼓勵將保險資金投向綠色企業和項目;利用新技術提供基于行為數據的保險(UBI)等金融解決方案。
工信部稱,《指導意見》是我國“十四五”期間第一項金融支持工業發展的政策舉措,對落實各項規劃任務、推進各項行動方案具有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工作,是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的有益探索,也是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力推動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和直接融資比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振工業經濟運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產融合作是工信部自2016年以來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推進的一項創新性工作,旨在加強產業與金融雙向合作,推動“政策共商、機制共建、信息共享、風險共擔、互利共贏”,促進產業與金融良性循環、協調發展。目前,已形成1個平臺、3支國家級基金、18項產融戰略合作協議、51個試點城市、多層次政策體系的工作格局。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