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剛落幕,“網紅食品第一股”三只松鼠的投訴就接踵而至。
11月12日,有網友在微博發文,“薇婭直播間買的三只松鼠每日堅果變質發霉”。11月13日,又有網友發文稱,天貓超市買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居然發霉”,照片顯示深灰色塊狀霉斑清晰可見。
對此,三只松鼠方面回應,關于產品客訴具體由客服部門溝通,原因暫時不明。公司會內部調查,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實際上,僅10月以來三只松鼠在多個平臺的食品問題投訴就達數十起。與居高不下的投訴伴隨曝光的,還有三只松鼠營收下滑的消息。這個網紅知名零食品牌,到底怎么了?
牛肉粒板栗發霉“令人作嘔”
巴旦木水果罐頭吃出蟲子
11月13日,網友“菲比喵嗚悅”在微博投訴,“天貓超市買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居然是發霉成這樣的……包裝都沒有打開哦,按照食品安全法不得賠1000???”,并配上了兩張面包圖片,霉點和大塊霉斑清晰可見。
11月12日,網友“三千天真”投訴,“薇婭直播間買的三只松鼠每日堅果變質發霉”,且“商家死不承認”“說我已開袋的變質堅果無法作為證據,不能按照食品安全法進行賠償”。
11月6日,網友“咪嘞個咻”投訴,“買了個三只松鼠的牛肉粒,打開第一包就發霉了”。從其配發圖片看,牛肉粒大面積發霉長毛。
黑貓投訴平臺上的投訴也涉及產品發霉變質、長毛、“水果罐頭吃出蟲子”,巴旦木產品“吃出蟲卵”等問題:
多次被食安部門通報
部分指標超標340%
記者進一步查詢發現,早在2017年,三只松鼠就曾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已合并到市場監管總局)的“黑名單”。
2017年8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其中就包括三只松鼠開心果,而不合格的原因為霉菌超標。
具體來看,此次檢查為“抽檢”,抽樣單位名稱為“天貓超市”,樣品名稱是“開心果”,不合格項目為“霉菌”。霉菌檢查結果為“70CFU/克”,而標準值上限是“25CFU/克”,三只松鼠該批次開心果霉菌超過標準值上限180%。
除此之外,天眼查數據顯示,三只松鼠2020年5月23日生產的“開口松子”,在重慶某超市被抽查出不合格。具體指標是“過氧化值”,標準值是每100克不超0.5克,但該批次抽查樣品達到每100克2.2克,超標340%。
因為產品責任糾紛問題,三只松鼠屢屢與消費者發生訴訟,天眼查數據顯示,三只松鼠的各類司法和行政風險達到四百多條。
營銷費用持續高增
營業收入卻下滑
三只松鼠是一家典型的靠營銷驅動的公司。2012年6月,三只松鼠上線,此后7年踩中風口的三只松鼠“飛起來了”,總是以刷屏姿態出現在電視劇植入廣告中及營銷號推廣,2020年與薇婭的直播合作就超過50場……
在電商平臺的流量加持下,該品牌從一個初創小品牌逐漸成長為年營收破100億的超級網紅。與此同時,“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持續高燒不退。
據統計,三只松鼠的“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在2017年到2020年間分別是2.87億元、3.93億元、6.60億元、9.61億元,同比漲幅依次為36.93%、67.94%、45.61%。而今年上半年,“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已達到7.2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98億元,激增81%。
但持續的營銷費用投入,對銷售額的拉動卻出現了明顯的遞減。
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三只松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0.01億元、101.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6.05%、45.30%。然而,到了2020年,盡管“推廣及平臺服務費”增長45%,但全年營業收入僅錄得97.94億元,較2019年下降了3.72%,這也是其成立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的情況。
據今年8月報道,三只松鼠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61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64億元,雖然大幅增長72.10%,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僅增長236.47萬元。這意味著,近3年公司主營業務凈利潤原地踏步,與休閑食品整體市場增幅差距拉大。
與持續燒錢做營銷相比,三只松鼠在產品上一直是外包,其實歸根到底是靠著電商流量在做一門“貼牌生意”:由多家供應商共同供貨,然后統一貼上“三只松鼠”的品牌標簽對外銷售。
但這樣的“貼牌模式”模式,天然決定了其沒有能力深入到加工過程的每一個細節中,加之品類繁雜,質量管理難保不出現漏洞,這導致三只松鼠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而被用戶投訴、被有關部門處罰。消費者不會關心究竟是哪家代工廠惹的禍,既然貼上了三只松鼠的品牌,那就得三只松鼠負責。其結果就是三只松鼠品牌知名度難以轉化為品牌美譽度和忠誠度。
試水線下門店開拓乏力
遭多名大股東減持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注意到,隨著互聯網紅利逐漸消失,被譽為“互聯網零食第一股”的三只松鼠不得不開始布局線下市場,但線下開拓乏力。根據三只松鼠發布的2021年中報,今年上半年,線上平臺天貓旗艦店營收同比下滑26.8%,京東自營店營收同比微漲9.4%;線下新開投食店8家、聯盟店191家,關閉投食店及聯盟店共計138家。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0年7月限售期滿至今,三只松鼠不斷遭多個大股東減持。NICE GROWTH LIMITED 及其一致行動人 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 在去年7月和今年2月共減持3.36%的股份。以上二者均為IDG資本旗下境外有限合伙基金,按照兩次減持均價計算,IDG資本已從三只松鼠身上套現超12億元。
三只松鼠2021年第三季度大股東持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