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11月5日在上海正式開幕。從去年到今年,進博會溢出效應不斷顯現,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打造的進口生態,正以多元化方式拓展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助推中國“買全球”動能的進一步釋放。進博會前后,阿里巴巴、京東等企業紛紛公布進口成績單。
首屆進博會上,阿里巴巴訂下5年進口2000億美元(約1.4萬億元)的計劃。11月5日,阿里巴巴公布第三年的進口成績單,完成階段性目標的104%。而京東早先也宣布,近兩年來京東的進口品牌商品采購額已經超過3100億元,有望超額完成三年進口品牌商品采購額達到4000億元的采購目標。
進博會為海外品牌搭建大舞臺,電商平臺為他們鋪上入華“快車道”。記者了解到,上一屆進博會至今,天貓國際海外新品牌入駐同比增速123%,進口新品首發數量同比增長342%。截至目前,共有全球87個國家和地區的29000多個海外品牌,入駐天貓國際,覆蓋了5800多個品類。
過去一年,盒馬進口直采商品數增加了近50%,同時推出全球原產地定制戰略;考拉海購進口商品增加了61%。跨境新模式“新世界工廠”,已在杭州、海口、臨汾、蘇州等六大綜保區落戶投產,覆蓋滋補、咖啡、寵物食品、美妝等品類。除此之外,雙11期間,天貓國際蘇州美妝“新世界工廠”首單順利交付,從需求接收到成品交付,周期縮短三分之二,節約30%生產成本。
電商平臺都想做國際品牌入華第一站。京東進口消費報告也顯示,在兩年前的第二屆進博會上,京東宣布了三年進口品牌商品采購額達到4000億元的采購目標。截至目前,近兩年來京東的進口品牌商品采購額已經超過3100億元,有望超額完成任務。
同時京東趁勢進博會召開,公布了京東國際國家館項目的發展情況。截至目前,京東國際國家館項目已經陸續開設了22個,2020年通過國家館引入新品牌數同比增長超過100%,2021年國家館合作數量同比去年增長3倍。接下來還有超過50個國家館正在入駐接洽中。
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這將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也在持續釋放進博會溢出效應,激活傳統實體企業的生長,推動消費轉型升級、降本增效。有關專家表示,跨境電商平臺能夠充分融合線上與線下、商品與服務、文化與消費、國際與國內,正在形成促進消費的合力,助力進口消費市場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