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實施一年來,豐臺區人民檢察院將公開聽證作為民事檢察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開展民事訴訟監督案件公開聽證工作,先后開展公開聽證十余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緊扣爭議焦點,著力打造查明事實的監督平臺。
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切實對群眾訴求強烈、矛盾糾紛突出的疑難復雜案件開展公開聽證。
在第五檢察部辦理的韓某某排除妨礙糾紛案中,當事雙方就產權車位是否被移動、如何排除妨害、維護財產權利產生爭議。原審原告因不服法院判決,向豐臺區檢察院申請民事監督。該糾紛已持續多年,且雙方分歧較大、矛盾比較突出,為有效化解糾紛,第五檢察部檢察官就該案組織召開公開聽證。聽證會上,檢察官在調查核實證據、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充分聽取當事人及聽證員的意見,使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得到了充分表達,也為該案的辦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檢察官赴現場對案件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二是緊扣群眾困難,著力打造司法為民的辦事平臺。
在開展公開聽證過程中,檢察官既要查清案件事實和證據,解決案件本身的問題,還要“想前一步、走深一步”,關注當事人“法律之外、情理之中”的訴求。
第五檢察部曾辦理一起殘疾人討薪案。一方是受疫情影響勉強維持生計的小微企業,一方是被拖欠薪金因工作事故導致殘疾的勞動者,如何解決雙方的實際困難,是檢察官考慮更多的問題。經多方協調,檢察官邀請雙方當事人、聽證員及執行法官參加聽證會,當事人現場執行和解并交付了七萬元執行款,監督申請人當場撤銷監督申請,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人和”。案件評議環節中,聽證員紛紛表示,此次聽證會以促成當事人和解為主題,形式新穎,同時又兼顧保護小微企業與支持弱勢殘疾人,彰顯了不一樣的司法關懷和“檢察溫度”。當事人之間矛盾的徹底化解,也有利于助力法院執行活動,更好地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效果。該案被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評為優秀案件,并推薦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典型案例。
現場交付執行
三是緊扣矛盾化解,著力打造平等公正的對話平臺。
民事訴訟監督案件,多是幾經法院審理的案件,當事人矛盾較突出,對證據、事實的分歧較深。因此消弭積怨、化解矛盾成為公開聽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檢察官通過組織雙方開誠布公闡述各自意見,為當事人搭建起有理能講、有怨能訴、有惑能問的公開平臺。特別是聽證員,作為中立客觀的第三方所發表的意見,能夠直指要害,不偏不倚,從而更有說服力,更能打動當事人的心扉,消除雙方的矛盾壁壘。
檢察官充分聽取聽證員意見
在檢察辦案實踐中,通過檢察聽證,把當事人請進來,使其充分享有、行使當事人參與聽證、提交證據、訴說心曲、質證辯論的權利,實現了案件當事人之間、案件當事人與司法辦案機關之間的平等對話,讓人民群眾在法治建設實踐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文章來源 | 豐臺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