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8時,三峽水庫水位蓄至175.0米,這是三峽水庫自2010年以來連續12年完成175米蓄水任務,同時也是2020年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后轉入正常運行期首次蓄至正常蓄水位,為今冬明春有效發揮供水、發電、航運、生態等綜合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礎。
2021年秋季長江上游來水較往年偏多,9月以來,長江干流和嘉陵江同時發生編號洪水,長江上游河道站點水位2個超歷史、3個超保證、20個超警戒,涉及河流18條。面對嚴峻的防洪形勢,各部門統籌協調,有效應對了長江上游多輪秋雨過程,保障了川渝河段及三峽水庫庫區防洪安全,圓滿完成三峽水庫正常運行期的首次蓄水任務。三峽水庫蓄水期間,平均下泄流量21700立方米每秒,為同期歷史新高,充分滿足了中下游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各類用水需求,實現了多贏目標。
目前,長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庫均已基本蓄滿。截至10月31日,納入聯合調度的長江上游27座控制性水庫死水位以上蓄水量588億立方米,為今冬明春的枯水期補水提供了可靠水量保障。下一步,長江委將繼續密切監測雨水情,滾動預測預報,統籌考慮防洪、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需求,繼續科學精細調度,充分發揮三峽工程綜合效益,為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