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泰人壽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282.33億元,同比增56.69%;凈利潤0.82億元,同比增43.86%,其核心償付能力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55.24%,較2020年同期上漲了23.23個百分點。
近日,多家險企業陸續在保險業協會披露了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也就意味著2021年上半年業績也隨之出爐。
目前,已有中德安聯人壽、同方全球人壽、東吳人壽、恒安標準人壽、信泰人壽等多家險企披露了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而銀保監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保險業納入統計范圍的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3%,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4.3%。
根據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中德安聯人壽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28.79億元,凈利潤2.52億元,其核心償付能力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84.94%,滿足監管要求。
而全球同方人壽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37.75億元,同比降0.37%;凈利潤1.26億元,同比降13.1%,季末凈資產23.16億元,其核心償付能力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16%、218%,最新風險綜合評級為A類。
東吳人壽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47.87億元,同比降44.51%;凈利潤1.83億元,同比增490%,季末凈資產為37.94億元,其核心償付能力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00.46%,最新風險綜合評級為A類。
信泰人壽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282.33億元,同比增56.69%;凈利潤0.82億元,同比增43.86%,其核心償付能力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55.24%,較2020年同期上漲了23.23個百分點。
另據《信泰人壽2021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該公司股權結構已經發生變化,新進股東為天津大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遠洋資本有限公司、景成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新股東。信泰人壽表示,公司已于2021年二季度完成股權變更相關審核及備案流程,此次股權變更嚴格按照銀保監會各項監管制度規范進行,新引入的股東在資金實力、資質要求等各個方面均經過了銀保監會的嚴格審查,均符合監管要求;完成此次股權變更后,公司的股權結構更加均衡穩定,有利于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信泰人壽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本為50億元,總部設于浙江杭州,目前已開設了18家分公司,經營區域基本覆蓋國內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重點區域。
早在2013年,公司曾飽受償付能力不足的困擾,為逃離逆境,信泰人壽在2015年至2016年先后獲得4次增資,其注冊資本增至50億元,增資完成后,效果也立竿見影,到2016年底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92.72%。
隨著資金的到位,信泰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卻開始大幅增長,根據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達到118億元,而2016年這一數據僅為28.2億元,到2018年保險業務收入有所回落,但2019年其保險業務收入達到209.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83.58%,2020年保險收入進一步擴大,一度達到454.51億元,較2020年多出245億元。
在利潤方面,信泰人壽2018年以前處于連續虧損狀態。進入2018年,信泰人壽實現扭虧轉盈,凈利潤0.37億元,2019年、2020年盈利情況進一步擴大,分別現實0.75億元、1.23億元。
一直以來,信泰人壽主要依靠于銀保渠道,雖然能快速提升保費規模,但利潤卻很低。2018年以來信泰人壽也積極謀求轉型,并開啟了價值轉型道路。一方面公司人事、財務資源全面向價值業務傾斜,引導公司業務轉型;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產品結構優化,積極開發高價值期交產品和保障類產品,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大力壓縮中短期險產品占比,追求長期價值業務。
此外,信泰保險還對業務一線的激勵、考核及管理機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鼓勵業務一線緊跟公司戰略步伐,重點推動期交業務發展。
保險學者分析稱,三家新股東的加盟,表明資本對信泰人壽業績表現、保險行業發展前景比較認可。目前的股東結構符合監管最新要求,有助于公司治理結構更加合理、穩定,有利于激發其發展潛力和動能。(記者 章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