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1月26日,已有數十家保險公司發布了2020年理賠數據。其中,重疾險賠付金額占比逐年提升,但件均保額仍有提升空間。
從重疾理賠中可以看出,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普遍位列前三。此外,重疾理賠也存在年輕化的趨勢。
上市險企中,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2020年分別賠付470億、352億、164億。
數據顯示,2020年,新華保險重疾險賠付件數4.89萬件、賠付金額40.02億元。通過對新華保險十年間的理賠數據分析發現,重疾險賠付總件數及金額均大幅攀升,其中總件數增長9倍,總賠付金額增長25倍,但件均賠付金額僅增長1.5倍,顯示重疾險件均保額仍有提升空間。
這種現象具有一定普遍性。2020年,中國人壽重疾理賠件數33萬件,給付金額126億元,但重大疾病件均賠付金額3.8萬元,與重大疾病治療康復費用平均所需額度10萬-50萬元相比,存在明顯缺口。
2020年,在慧擇保險經紀協助理賠的案件中,重疾險和壽險的件均賠付金額均有提升,重疾險賠付金額占比高達64%。從賠付金額看,重疾賠付雖集中在40萬元到50萬元的中間水平,但還有近40%的賠付金額在30萬元以下。
究其原因,專家表示,重疾年均賠付不高,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健康險是近幾年才開始爆發式增長,而重大疾病的發病會有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消費者的保額不高。
專家還建議,在購買重疾險時,除了產品的基本保障責任外,建議用戶挑選一些針對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提供額外賠付的重大疾病保險。額外賠付,不但可以解決客戶疾病再次發作的隱患,也能解決中輕癥這些極早期沒有達到疾病嚴重程度或賠付標準的額外保額賠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