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辦事都在社區里,不用跑回原住地,方便多了。”8月25日,從都安瑤族自治縣菁盛鄉搬遷到八仙仙埌社區的黃興官介紹說。
“十三五”期間,該縣易地扶貧搬遷4.6747萬人,共設20個安置點。近年來,該縣圍繞“組織、服務、產業、就業、治理、文化”等六個主題,以“六舉措”創新安置區后續扶持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推動易地扶貧安置點管理提檔升級。
夯組織,“有依靠”。該縣在每個安置點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組成由縣領導、后援單位、幫扶干部和基層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為一體的易安點工作專班,讓搬遷群眾“有依靠”。
提服務,“能融入”。該縣設立黨群綜合服務中心與村(社區)合署辦公,為搬遷群眾提供“一站式辦理”政務服務、優質的社工服務,多舉措讓搬遷群眾“能融入”。
穩就業,促增收。該縣幫助群眾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技能,不斷擴大就業渠道,通過穩就業,促搬遷群眾增收。
優產業,添動力。該縣通過牛羊產業“聯養聯營”模式促增收。目前,全縣20個易安點共成立了18個特色養殖專業合作社,實現每戶均增收800元以上。
強治理,更平安。該縣在四個大型集中安置點實行“鄉(鎮)+村(社區)+樓棟長+住戶”管理模式,組建“警格+網格”加強巡防工作更平安。
興文化,更和諧。該縣各易安點每年以舉辦壯族“三月三”和瑤族“祝著節”文化旅游、重陽節等活動為載體,把“孝愛傳家、誠信致富、鄰里和睦”等傳統美德滲透到千家萬戶,在社區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愛團結、做貢獻、促和諧的良好新風尚。(記者 卿要林 通訊員 黃鵬歡)
關鍵詞: 都安瑤族自治縣 易地扶貧安置點 基層黨組織 牛羊產業聯養聯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