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信大捷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輔導更新進展,輔導進入第三期。
信大捷安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聘請中信建投證券進行上市輔導。
信大捷安成立于2004年5月17日,公司主要從事安全芯片設計、云安全平臺研發,并提供移動物聯信息安全服務。公司基于商用密碼技術研發的移動應用產品、移動安全接入產品、移動終端安全產品、專用密碼芯片等系列安全產品,已應用于公安、消防、電力、衛生、金融等多個行業。
截至目前,本期(2021年7月至8月)輔導工作已完成了預定工作計劃,現將有關輔導工作情況向證監局匯報。
輔導機構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既定的輔導計劃和方案,進一步督促和指導輔導對象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財務治理事項,持續關注公司各環節的治理情況。
中信建投證券將結合現場盡職調查與公司內部訪談等各種手段,對發行人的生產經營、財務運作、內部控制、股權結構等方面進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核查與規范。對于盡職調查中所發現的情況和問題全面審查、核實,并督促和協助公司及時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信大捷安第一次闖關IPO,公司此前闖關科創板,經過兩輪問詢后撤回申請,科創板IPO終止審核。
信大捷安的科創板IPO申請于2019年10月14日獲得受理,同年11月8日進入問詢階段。此前,該公司已披露了兩輪問詢回復。
該公司曾于2015年11月24日掛牌新三板,2017年12月29日摘牌。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前6月營收分別為1.06億元、2.18億元、3.06億元、1.09億元;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4349.49萬元、-1552.66萬元、-12911.24萬元、-7269.72萬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尚存累計未彌補虧損為2.93億元。
當初申報科創板時,該公司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上市規則》2.1.2條規定的上市標準中的“(二)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的確,信大捷安2016-2018年間研發占比非常之高,分別為50.76%、26.58%、29.22%,但其卻沒有辦法將研發轉化為可見的利潤,甚至未來財報上可能也不會有可見的利潤。
此外,信大捷安申報科創板原計劃為募資8.22億元。這其中,有4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公司的現金流真的這么緊張嗎?
招股書顯示,信大捷安2016年至2019年1-6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8,254.60萬元、-806.72萬元、-13,206.63萬元及-6,961.42萬元。
貨幣資金則分別為5,616.84萬元、2,702.42萬元、2,601.07萬元、6,274.86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25.94%、11.59%、8.05%、17.93%。
信大捷安常年現金流量為負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高額的應收賬款。報告期內,信大捷安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0.94億元、1.46億元、1.97億元及1.35億元,應收賬款余額占總資產比例分別35.70%、45.74%、46.46%及30.20%,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87%、66.75%、64.41%及123.07%。
如此來看,即便是信大捷安此前不提出終止科創板IPO的申請,依靠此前業績或許難以走到終點。(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