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聯邦經濟部公布了最新秋季經濟預測報告。數據顯示,德國經濟部門已將德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預期由今年早些時候的2.3%和2.1%分別下調至1.8%。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特邁爾表示,德國經濟今明兩年仍將保持增長,且到明年德國經濟將實現長達十年的增長周期記錄,這是自1966年以來時間最長的一個增長周期。德國就業人口至明年將增長到4500萬人,失業人數將降至歷史最低。居民收入將實現較明顯增長,內需將繼續成為德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阿特邁爾還指出,國際貿易爭端持續,保護主義趨勢繼續抬頭是德國經濟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他強調,德國希望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時就貿易問題達成的共識能夠得到迅速有效落實。阿特邁爾表示,歐美之間應當共同努力,去除貿易壁壘并降低關稅,從而使雙方共同獲益。
今年下半年以來,德國各大研究機構和聯邦政府各部門均下調了德國經濟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與此同時,德國各項經濟指標數據也呈現出微幅下行的走勢。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以來,德國工業生產連續3個月下滑。專家分析指出,德國工業生產數據總體出現下滑,與德國汽車工業近來產量萎縮有直接關系。受尾氣排放問題影響,德國汽車企業的產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但也有專家指出,從8月份起,德國制造業企業訂單數已經呈現回升跡象,工業生產形勢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好轉。
在外貿方面,8月份德國商品出口總價值為1052億歐元,同比增長2.2%,實現順差172億歐元。但與7月份相比,8月份德國出口仍環比下降0.1%。專家分析認為,美國與其貿易伙伴經貿爭端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對德國商品出口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消極影響。
德國外貿及服務業協會主席賓曼認為,鑒于當前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特別是貿易爭端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影響持續發酵,他對德國外貿至年底的發展趨勢并不過于樂觀。但他同時表示,目前就認為德國對外出口面臨增長困境還為時尚早。
德國宏觀經濟研究所主任霍恩也表示,德國經濟形勢依然顯現出強勁勢頭,對外貿易仍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也有專家分析認為,盡管德國對外貿易受到國際貿易局勢不確定性的影響,但近年來德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有所降低,德國國內需求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因此,在當前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德國抵御沖擊的能力將有所增強。
雖然目前德國經濟數據仍有不錯的表現,但德國經濟界已經對未來一段時間將面臨的困難提出了警告。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葛慕飛近日表示,全球經濟加速復蘇的階段已經結束,全球投資活躍度也逐步趨于平緩。德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的優勢正面臨威脅。他指出,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每一項保護主義措施都將給德國企業乃至經濟帶來極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