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個行業中通過技術創新的方式可以快速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這需要強大的實力背景去支撐。
目前國內只有較為少數的實力品牌商家擁有自己完整獨立的研發體系,而光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為了更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精準把握全球養膚新趨勢脈搏,光希擁有自己的德國實驗室&日見研究所,為技術團隊提供了優秀的研發環境,同時組建了生物學及醫學博士背景的配方師團隊,緊跟全球護膚成分潮流趨勢和最新科研成果,結合亞洲人膚質及消費者實際需求進行研發,形成了品牌獨有的研發體系及配方系統,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真正幫助消費者進行科學有效地護膚。
光希擁有自研的脂質體專利技術,將脂質體包裹專利技術融入護膚品的研發中,德國實驗室圍繞30nm脂質體專利技術原液進行了一系列的配方研究和應用,突破性解決了護膚界面臨的成分吸收難題。
光希一直致力于納米生物技術研究,在過去20年中,光希針對生物納米材料的研究取得了眾多突破性進展。獨立自主研發的30納米脂質體專利技術USL(超小脂質體透皮吸收遞送系統),授權專利號ZL201510095070.4 ,突破性解決了業界活性物質吸收的難題,成為中國納米養膚領先者。
截止到2020年11月,光希已經有9項創始人親持發明專利(3項已授權),8項脂質體生產技術實用新型專利,用于支持光希品牌在未來十年的基礎研究和技術轉化。
脂質體技術其實不僅僅是一種幫助滲透的技術,更是一種保護活性物質的方式,比如有些遇見氧氣容易產生變質的產品成分(如蝦青素,A醇),有了脂質體包裹后,可以提高其穩定性。
另一方面,對消費者也有很多益處,部分有效成分涂抹在皮膚上后,若短時間大量釋放會引起刺激,而使用脂質體包裹后則能達到避免刺激并持續釋放的效果。
很多國際品牌如蘭蔻、雅詩蘭黛、歐萊雅、黛珂等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集中研發脂質體技術。
第一代脂質體技術主要應用于醫療領域,第二代脂質體技術開始將脂質體應用于護膚領域,推出了100nm的多重層微脂囊體,擁有能讓水分和油分自然成為相互間隔的【層狀構造】,緩慢釋放,讓皮膚保持水潤,但后期大量研究發現,通過對皮膚的超分辨成像顯示,直徑大于100nm的脂質體不能完整透過皮膚, 無法透過角質層,護膚品只能停留在皮膚表層。
光希德國法蘭克福核心實驗室歷經5年近3000次的外部實驗和皮膚測試,研發出第三代脂質體技術。經測試,光希USL納米微球透皮遞送系統,由于其30nm的極微小尺寸,透皮吸收效率比常規尺寸脂質體高40倍。同時,憑借其高吸收率,使得停留在表皮的活性物質濃度有效降低,不容易導致皮膚敏感,對于各種高敏感性皮膚都有良好的適應性。
“中國的護膚品市場有前臺、中臺、后臺這樣三種角色,前臺偏重品牌和營銷,中臺是配方和生產能力,后臺是功效物,即在化妝品里邊起效的組分。”光希品牌創始人王海龍直言,后臺基本上都被國際廠商壟斷了。面對全球化妝品配方的壟斷,中國護膚界必須建設中臺和后臺,而不能只是去做品牌營銷。
單純的品牌營銷很難支撐一個品牌長遠發展,而光希從品牌創立之初就持續將更多資源投入到養膚黑科技的核心技術研發上,經得起時間的沉淀。
表面概念化的營銷包裝,沒有內核的支撐終究會如泡沫破滅,國貨需要真正有實力內核的品牌不斷發展,實現真正對消費者有利的國貨黑科技,才能越走越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