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王璐
3月15日,深圳市京基智農時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基智農”,000048.SZ)正式披露2022年年報。
(相關資料圖)
報告期內,京基智農實現營收59.96億,同比增長86.12%。其中,京基智農養殖業實現營收23.47億、飼料生產實現營收8.87億、房地產開發實現營收27.07億。養殖+飼料業務合計營收占比由2021年的30.62%,大幅提升至53.94%。
自2019年邁入生豬養殖行業,京基智農2022年便實現生豬出欄126.44萬頭,三年時間里便實現生豬養殖里程碑式成就。作為生豬新秀,京基智農致力工業化養殖,以自身卓然業績詮釋何為深圳速度。
01
生豬出欄破百萬,業績全線飄紅
作為A股的“農牧第一股”,京基智農智慧養豬近年來備受市場高度關注,其主營業務為生豬養殖與銷售;飼料生產與銷售;種雞、肉雞養殖與銷售;房地產開發。其中生豬養殖為戰略主業,房地產只做存量項目。
2022年是京基智農戰略轉型的成果兌現之年。報告期內,京基智農始終堅持深化農業主業發展的發展戰略,在保障房地產穩步發展的同時,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的實施。
據悉,面對豬價大幅波動、原料高位運行等復雜外部環境,京基智農緊緊圍繞“持續降本、滿產滿負、提升管理、樹立文化”開展全年工作,以成本導向理念驅動管理提升與優化,加快推進項目的滿負荷生產,取得了卓越成績。2022年全年,京基智農實現營收59.96億,同比增長86.12%;實現歸母凈利潤7.73億,同比增長98.56%;實現扣非凈利潤8.62億,同比增長154.11%。
就在近日,京基智農接待了來自方正證券(601901)、長江證券(000783)、博時基金、華安基金、中銀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華寶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平安基金等83名投資者的調研。
報告期業績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系京基智農生豬養殖業務產能快速釋放,生豬出欄量實現大幅增長,受益于生產成本穩步下降及生豬銷售均價提升,生豬養殖業務實現盈利。同時公司房地產項目山海御園部分樓棟集中交付確認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房地產項目結轉銷售收入有所增長。
得益于工業化養殖助力,進軍生豬養殖行業的三年時間里,京基智農就已實現生豬出欄量超100萬頭。報告期內,京基智農累計銷售生豬126.44萬頭(其中仔豬25.67萬頭),其中,徐聞、高州、文昌及賀州項目生豬銷售數量分別為51.40萬頭、40.58 萬頭、28.67萬頭、5.79萬頭。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生豬存欄80.88萬頭,母豬存欄11.08萬頭。
生豬三年超百萬的同時,京基智農生豬養殖業務更是業績斐然。京基智農湛江徐聞項目、茂名高州項目、海南文昌項目、廣西賀州項目均已全面引種投產,各項目配建的飼料廠亦陸續投產,項目產能利用率快速提升。
華西證券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預計京基智農2022-2024年的生豬出欄量分別為120/200/300萬頭;維持預測公司22-24年營業收入72.92/137.19/117.74億元不變,上調公司22-24年歸母凈利13.07/20.25/10.15億元至13.15/20.25/10.26億元,上調公司2022-24年EPS 2.50/3.87/1.94元至2.51/3.87/1.96元,2022年11月11日股價18.29元對應22-24年PE分別為7/5/9X,維持“買入”評級。
02
數字化養豬新賽道,標準化生產模式
自2019年確定戰略轉型以來,京基智農聚焦生豬養殖業務,陸續在廣東省及周邊省份建設繁殖育肥一體化樓房豬場,布局產能超200萬頭,產品主要供應以深圳為主的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京基智農采用集飼料生產、育種、繁育、養殖為一體的“樓宇聚落式立體養殖模式”。與傳統平層養殖模式相比,此模式運用4層以上樓房模式,能有效節約土地面積;同時在生產管理方面能有效減少外來病原,通過閉群、批次化生產,具有適度規?;?、運作效率高的特點。目前京基智農已成為國內高標準、智慧化樓宇養殖工藝的先行者。
初端生豬養殖或缺乏相應長遠發展空間,全產業鏈條、規模化發展或將減輕豬企經營波動、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目前京基智農已形成集飼料生產、種豬繁育、生豬育肥、食品終端為一體的生豬養殖產業鏈條。
海通國際證券表示,國內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規模企業仍有成長機會。對標美國,龍頭豬企Smithfield市占率已達15%,規模排名第二的豬企Triumphfoods市占率也達到6%,而國內2021年頭部豬企牧原股份(002714)市占率 6%,其次正邦科技(002157)和溫氏股份(300498)市場份額分別達到2.22%和1.97%,這與美國頭部豬企市占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由此可見,規模化養殖更是有著廣闊天地。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我國2021年生豬養殖規?;剩瓿鰴?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戶占比)首次達到60%,同比增長7%。
大環境的未來可期與企業自身合理規劃助力京基智農強勁發展。在食品終端環節,京基智農與深圳主要屠宰廠達成長期合作,并打通了商超、大型食品企業、新零售等渠道。在2022年春節期間,公司充分調動資源,全力生產,加快出欄,暢通市場供應鏈條,調運優質生豬供深,充分保障深圳市民“肉籃子”量足、價穩、質優。
供應鏈完善的背后是實打實的戰略落實。京基智農以供應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為目標,在廣東及周邊地區建設多個現代化、規?;?、高標準的大型生豬養殖基地,主要采取樓宇聚落式、自繁自養模式。
在3月14日的晚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有投資者也對此興趣濃厚,京基智農表示,公司樓宇聚落式立體養殖多采用 4 層以上樓房模式,與平層養殖相比可以顯著節約土地面積;生產管理方面,公司養殖模式采用閉群、批次化生產,具有適度規?;?、運作效率高等特點,同時能有效減少外來病原,提高豬群的健康度;生物安全方面,項目采用全進全出、封閉管理的方式,全程全密閉空氣過濾,有利于生物安全防控,保障豬只安全。此外,公司樓房項目采用 “6750”標準化生產線一體化養殖模式,人員相對集中且易于管理,從而人效較高。
此模式下,每條生產線標配6000頭二元母豬、750頭祖代母豬,即一條生產線母豬6750頭,育肥豬72000頭,母豬與相應的育肥商品豬在一個區域內。每2條6750生產線分別年帶動動物流產業產值、后勤保障產業產值約2800萬元、約85萬元,分別帶動就業約26人次、帶動就業約255人次。
據了解,京基智農生豬產業鏈項目采用自動喂料系統、自動飲水系統、自動清糞系統、自動環控系統、空氣過濾新風系統、自動除臭系統、糞污無害化處理系統、遠程監控信息化系統等八大智能化養殖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育肥人效可達到3400-3500頭/人。
華西證券發布研報表示,公司目前在建及已建成工業化高標準生豬養殖產能為 225萬頭,均采用“6750”養殖模式和四周批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養殖智能化疊加管理高效,明年產能將進一步釋放。同時,隨著部分外購高價母豬逐漸被自產低價母豬替換,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03
“菜籃子”備受機構看好,三大優勢前景可期
同時,京基智農擁有相應區域價格優勢。公司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在廣東、廣西及海南地區布局生豬養殖項目,并已與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深圳市“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合作事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優先向深圳市供應生豬及各類肉制品。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區域的產品市場價格普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具有較為明顯的區域價格優勢。
長路鋪畫卷,樓宇千排秀。2023年,京基智農將圍繞“專業化運營、精細化管理”經營主題全面提升管理。一方面,加強已投產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持續提升項目管理水平與產能利用率,力爭實現2023年出欄目標;此外,將進一步強化管理,提升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合規化;同時不忘經營底線,持續推動環境友好和諧發展。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據對上市豬企復盤,大部分公司受益于養殖規?;拇筅厔?,只要出欄保持穩定兌現及增長,仍有望實現較好的成長性。行業補欄仍較為理性,預判2023年生豬行業仍有望保持300-400元的頭均盈利。從標的方面來看,京基智農出欄增長較快、存在銷價優勢且擁有底部資金儲備,有望成為本輪周期中的成長標的之一。
國信證券指出,京基智農三大看點令市場看好:1,從量來看:公司閉群繁育體系已經搭建完畢,現有建成在建產能已超220萬頭,且隨養殖項目逐漸滿產以及配套自產飼料的跟進,養殖成本存在優化空間,出欄規模有望在周期底部穩步擴;2,從價來看:廣東省生豬市場短期內省外活豬調運受限,長期規劃自供比例約為70%,區域溢價帶來的銷價優勢可能持續存在,公司有望依靠省內產能享有超額收入;3,從確定性來看:公司地產項目運作穩健,短期償債壓力較小,依靠現金儲備和銀行授信余額,公司養殖業務有望兌現產能和業績。
三年跨越百萬門檻,在現代化養殖的加持下,以及精細高效的規模化生豬養殖市場中,京基智農作為樓宇養殖先行者,將更具行業優勢實現生豬養殖領域的迅猛發展,其充分踐行現代農業主業戰略,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港灣財經出品)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港灣商業觀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