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間,國聯證券發布公告,50.9億元定增正式落地。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價格為11.22元/股,發行股份數量為4.5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50.9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資本實力是券商穩健增長及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本次發行完成后,國聯證券資本實力、抗風險能力及綜合實力得到顯著增強。無錫市上市公司協會會長萬冠清表示,“作為本地唯一一家上市券商,國聯證券資本實力的增強,同時又可進一步提升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本地企業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提供強大助力。”
23家機構“搶籌”,僅7個月就完成募集
根據公告,本次定增共有23家機構入圍。其中,包括銀河證券、中金公司、光大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湘財證券等券商斥資共計19.33億元認購了1.72億股;財通基金、諾德基金、信達澳銀基金、銀華基金、國泰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基金斥資共計17.9億元認購了1.6億股。
今年2月發布定增預案,國聯證券用短短7個月的時間就順利完成募集,其募資總額、股份募足率等在過去一年證券行業完成的非公開發行中處于較高水平。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市場對其近年來改革轉型成果的充分認可。
自2019年開啟市場化改革以來,國聯證券于去年7月順利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躋身行業第13家A+H股兩地上市券商,成功打造雙融資平臺,新業務板塊拓展加快,傳統業務轉型加速,人才隊伍持續優化,綜合運營管理能力顯著提升。
業內人士表示,在券商行業“馬太效應”明顯,行業競爭加劇,監管政策趨嚴背景下,國聯證券順利推進此次定增落地實施,迅速提升資本實力,無疑堅定了進一步通過改革釋放發展動能的信心和決心,更為其建成“一家盈利能力強、具有自身特色的優質大中型券商”的目標增添了一份勝算。
據此前非公發行預案,此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內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增加子公司投入和其他營運資金安排。
國聯證券有關人士表示,未來在戰略層面,公司將通過推進泛財富管理轉型、資本中介、“投行+投資”以及科技金融四大戰略,全面助推公司轉型升級,回歸金融本源,服務國家戰略及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居民投資理財,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改革激發活力,上半年營收利潤創5年新高
登陸A股市場后,國聯證券改革進程加速,轉型成果日益凸顯。根據國聯證券發布的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國聯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1.30億元,利潤總額5.09億元,均創5年來新高,同比分別增長37.42%、16.2%,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國聯證券是證券行業唯一首批獲得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中小券商,于2020年4月21日正式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率先成為首家展業券商,開啟從“賣方投顧”到“買方投顧”轉型,助推財富管理轉型。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基金投顧業務簽約總人數97338人,授權賬戶資產規模人民幣71.08億元。
另外,資管業務也是國聯證券轉型發力的重要方向,截至今年上半年,資產管理業務受托資金人民幣769.56億元,同比增長166%;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人民幣156.76億元,同比增長1376%。
除了傳統業務轉型成效顯著之外,國聯證券固定收益和股權衍生品兩項新業務正貢獻新的增長動能。2020年,固定收益交易量同比實現530%增長,榮獲年度銀行間本幣市場最佳進步獎第一名,現券交易量進入同行前20名,股權衍生品業務柜臺交易收入也躋身行業前20名。
近兩年,國聯證券陸續取得了報價回購交易、標準化票據存托機構等多項細分業務牌照,加上國聯創新、國聯香港子公司設立,未來或將進一步打開業務空間。
此外,最新公布的Wind《2021年股權承銷排行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國聯證券全資子公司華英證券增發市場占有率(承銷收入)首次躍居第3名,承銷金額位列第10名,再融資業務取得顯著飛躍。這或許是國聯證券改革激發活力的又一個注腳。( 記者 吳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