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廣東省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條例》在全國率先將“新興工藝美術”納入了立法保護和發展范圍。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條例》這一率先之舉,全因工藝美術崛起 “深圳流派”。
深圳工美再獲全國首創
《條例》在全國率先提出對“新興工藝美術”進行保護管理,深圳工藝美術由此獲得了一個全國首創。事實上,這個全國首創有點來之不易。
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深圳工藝美術》執行主編喻連生告訴記者,2019年6月12日,他和協會秘書長田勇參加廣東省工信廳關于《條例》的第一次征求意見會,當時《條例》名稱是《廣東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為此,田勇和喻連生提了7條修改建議,建議修改《條例》名稱為《廣東省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不要限于傳統。
2019年7月2日,田勇和喻連生以書面形式向廣東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再次提出修改《條例》名稱和相關內容。他們從深圳實際出發,認為《條例》不能再局限于保護傳統工藝美術。因為深圳新興工藝美術的大發展,使廣東既是傳統工藝美術大省,也是新興工藝美術大省,只提“傳統工藝美術”,勢必將新興工藝美術排除在《條例》的保護與發展范圍之外。國內工藝美術行業迫切需要有兼顧傳統和現代的工藝美術保護、發展的政策出臺。
2019年8月19日,廣東省工信廳向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發來邀請,派代表參加《條例》認證會。出席認證會的共有10位專家代表,深圳代表提供了一份有關深圳新興工藝美術行業的詳細發展報告及有關《條例》修改意見的書面材料。
今年3月4日,廣東省和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以及省市工信部門組成立法調研組專程來深調研,再次聽取深圳對《條例》的修改建議和意見。5月26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并決定于7月1日正式施行。
喻連生留意到,《條例》草案原來有53處提到“傳統”,即將施行的《條例》只有12個地方提到了這兩個字。關鍵是,《條例》在全國率先將新興工藝美術納入保護范圍。“歸根結底,這是新興工藝美術行業開拓創新迅速發展的結果。”喻連生說。
深圳工美做足“新”文章
記者從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采訪了解到,深圳工藝美術具有與傳統工藝美術迥然不同的特征:首先,傳統工藝美術一般表現為散、小、手工、難以產業化,但深圳工藝美術規模大、產業化程度高。目前,深圳工藝美術上規模的產業包括珠寶首飾、家居飾品、電腦刺繡、紅木家具、金屬工藝、人造植物、樹脂工藝、工藝陶瓷等多個門類。其中,僅珠寶產業的注冊法人企業就達5000余家,個體工商經營戶15000多家,大小珠寶交易批發市場22家,從業人員約15萬人,行業制造加工總值超過1500億元,全行業批發、零售總額超過400億元。
其次,傳統工藝美術所用材料無非竹木石等原始材料,創作手法無非手工、機械操作,但深圳工藝美術無論用材、創作手法,無不體現出一個“新”字。這個“新”字,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技術:電子技術、激光雕刻技術、激光成像技術、電腦精雕技術、不銹鋼無縫包邊焊接技術、遠紅外植入技術、3D打印技術等新技術無不為“我”所用;二、新工藝:包括電腦刺繡中的纖維紙料刺繡冷藏處理工藝、首飾加工中的玲瓏金工藝、陶瓷生產中的無鉛無鎘工藝、樹脂水電鍍工藝、革新古法琉璃工藝、絲翎檀雕工藝等不斷出新;三、新材料:復合材料、合金材料、混搭材料、環保材料、新配方材料、納米堆釉瓷材、玉瓷、高密度泡沫泥等層出不窮。四、綜合創意:彩色蠟染、金屬堆畫、雙層內畫瓷、游艇風箏、內畫首飾、概念裝置藝術等創意無限;五、跨界融合:剪紙燈飾、皮革壁掛、文化鐘表、旗袍秀攝影長卷、陶瓷紙畫冊等混搭、跨界之風屢見不鮮。
第三,即使是傳承傳統工藝美術,深圳工藝美術也表現出創新的特征。例如,深圳“天工坊”對中國古琉璃技法進行研發,在古代文獻、當代硅酸鹽技術分析等學術基礎上,形成了完整的中國古法琉璃燒造體系。僅一款用古法琉璃制作而成“天下第一福”,就賣了幾億元。深圳絲翎檀雕在保留中國工筆畫精致、細膩、形神兼備等特點的同時,使傳統工筆國畫立體地呈現在紫檀木上,產生了“工寫相諧、收放有度、氣韻生動、詩意盎然”的純美境界,將充滿個性神采與野逸之趣的“絲翎檀雕”與古典厚重的中式紫檀家具相融合,強化了中式家具的藝術價值。不僅使這一傳統工藝美術成功產業化,而且,經過全國專家鑒定,“深圳絲翎檀雕”被認可為與中國四大木雕齊名的新品種——中國第五大木雕。
深圳工美已具“流派”特征
做足“新”文章的深圳工藝美術自然有了自己的審美特征。
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廉建利表示,深圳是當代中國移民超千萬人的城市和以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產業為支柱產業的國際化都市。新移民與廣府人、客家人、僑民各自的習俗文化,均隨著深圳建立經濟特區和國際大都市,在這里匯集、碰撞、互通、互鑒。借此,深圳工藝美術業40多年間,在文化格局、新業態價值體系、文化平臺建設等方面顯現出海納百川、群芳爭艷的特區文化魅力。
廉建利認為,深圳工藝美術已形成大工藝美術的文化格局。迥異于傳統工藝美術的創作材料、創作方法、藝術風格、文化特征,無疑,深圳工藝美術具有了十足的“流派”特征。 (記者 蘇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