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優全護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優全護理”)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就在公司申請A股市場公開募資前夕,優全護理在今年5月份向老股東們做了一次大手筆分紅,派發現金紅利約1.7億元,其中,實控人家族分走約1.33億元。
一位市場人士表示,一般而言,企業申請IPO,都是因公司某些項目建設存在資金缺口,需要從公開市場尋找新股東、募集資金,像優全護理這樣,一邊“不差錢”的給公司老股東們大手筆現金分紅,一邊又發布募資投向,申請A股市場公開募資,存在一定的“圈錢”嫌疑。
此外,中國網財經記者還發現,優全護理今年上半年凈利大增,達到去年全年的8倍,但公司業績的爆發式增長主要卻是受益于疫情。同時,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還因在疫情期間的不當經營行為受到了處罰:不久前的2020年7月和9月,公司兩家子公司“廣東金三發”、 “金三發衛材”分別因哄抬口罩原料熔噴布和紡粘無紡布價格,被佛山市場監管局和長興縣市場監管局處罰。
就上述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致函優全護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2019年超四成子公司發生虧損
資料顯示,優全護理成立于2012年7月,公司主要從事非織造材料和護理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非織造材料和護理用品兩大類。
公司大股東“金三發集團”直接持有公司46.09%股權,通過高季投資、翠麟投資、韶華咨詢分別間接控制公司5.76%、2.98%、0.88%股權,合計控制55.71%股權,為控股股東。嚴華榮及其配偶吳晨分別直接持有13.42%、9.27%股權,嚴華榮、吳晨通過金三發集團、高季投資、翠麟投資、韶華咨詢分別間接持有46.09%、5.76%、2.98%、0.88%股權,嚴華榮、吳晨合計控制78.40%股權,為實際控制人。
優全護理近年來的營收規模持續增長,歸母凈利潤雖在2018年出現微降,但2019年便開始持續增長,2020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飆升至7.87億元。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優全護理的營收分別為10.08億元、11.51億元、13.16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65億元、0.51億元、0.95億元。
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8.80億元,超過了過去三年間任意一年的全年營收;同期歸母凈利潤為7.87億元,比前三年(2017年-2019年)的歸母凈利潤之和(2.11億元)的3倍還多。
對于今年上半年業績大漲,優全護理在招股書中透露,疫情引起的業績增長具有偶發性,未來業績存在不可持續和大幅波動的風險。公司非織造材料銷售是否繼續保持大幅度增長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短期內凈利潤增速存在不可持續的風險。
記者梳理發現,優全護理旗下共有19家子公司,有超四成公司2019年出現業績虧損。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優全護理擁有金三發衛材、浙江壹褲、浙江櫻王、優全衛材、上海優全和上海優一等6家全資子公司及杭州優全、廣東金三發、江蘇金三發和優全信息等4家控股子公司。子公司金三發衛材擁有長興金科和蒂斯波斯2家全資子公司、浙江絲鉑1家控股子公司;子公司優全衛材擁有湖州銀科1家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州優全擁有浙江優全、湖州優潔、優全供應鏈、長興優全和湖州知云5家全資子公司。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度,在優全護理旗下的共計19家公司中,浙江壹褲、浙江櫻王、上海優全、上海優一、長興金科、蒂斯波斯、浙江優全、湖州優潔8家子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0.06萬元、-0.06萬元、-60.36萬元、-0.21萬元、-50.71萬元、-0.43萬元、-0.06萬元、-0.07萬元,業績虧損。據記者統計,2019年虧損的子公司占旗下公司總數(19個)比例約42.11%。
此外,在上述19家公司中,2020年后才注冊成立的子公司就有6家,包括湖州銀科(2020年1月20日成立)、江蘇金三發(2020年2月5日成立)、長興優全(2020年4月8日成立)、湖州知云(2020年6月16日成立)、浙江絲鉑(2020年9月9日成立)、優全信息(2020年10月19日成立),占比超三成。
2020年上半年,江蘇金三發、湖州銀科、湖州知云的凈利潤分別為-48.39萬元、-0.08萬元、0萬元。優全信息、浙江絲鉑等目前截至2020年6月30日無相關財務數據。
另外,在上述子公司中,2家控股子公司金三發衛材、廣東金三發今年曾因“哄抬價格”被相關部門分別處以罰款190萬元、30萬元。
存資金拆借、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融資等多項財務內控不規范問題
除了超四成旗下公司2019年業績虧損,記者注意到,優全護理還存在資金拆借、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融資等5項財務內控不規范事項。
據招股書披露,優全護理與關聯方金三發粘合襯等關聯方存在臨時資金拆借行為。2017年至2018年,上述資金拆借行為對當期的利潤總額影響分別為-121.86萬元和-467.02萬元,影響數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65%和 8.21%。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未與關聯方發生其他資金拆借行為。
優全護理對此解釋,報告期內,公司陸續投建多條水刺、紡粘、尿褲和濕巾生產線,通過銀行等間接融資已無法滿足資金需求。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金三發粘合襯和金三發科技現金流較好,為充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節約資金使用成本,實際控制人將其控制的公司進行統一的資金管理和調度,因此存在優全護理及其子公司向關聯方拆入資金的情況。上述行為已于2018年末完成了清理和規范,并不再發生不規范的關聯交易行為。
此外,2017年度,金三發粘合襯向優全護理轉讓票據合計100.40萬元,優全護理向金三發粘合襯轉讓票據合計90萬元,涉及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融資行為以及視同相互間資金拆入或拆出。
優全護理在招股書中稱,上述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融資行為,主要系出于降低整體資金成本的考量,實際控制人報告期內對其控制企業的銀行承兌匯票進行了統籌安排,導致公司與關聯方發生了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融資。
除了上述資金拆借、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融資的問題,優全護理還存在轉貸、第三方回款、現金交易的財務內控不規范事項。
IPO前夕大手筆“現金分紅”
招股書披露,優全護理此次申請創業板IPO上市擬募資17.05億元。不過,記者梳理發現,距此次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10月30日)的5個月前,優全護理進行了一次大手筆的現金分紅。
招股書顯示,2020年5月27日,優全護理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決議,每股派發現金股利1.5元(含稅),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利16987.5萬元。目前,上述利潤分配已實施完畢。
記者注意到,這次分紅最大的受益者是合計控制優全護理78.40%的股權實控人嚴華榮、吳晨夫婦,約1.70億元的現金分紅,公司實控人夫婦分走約1.33億元。
此外,嚴華榮、吳晨夫婦還通過重組的方式將實際控制的公司金三發衛材注入到優全護理中。2017年7月28日,金三發集團(嚴華榮、吳晨合計持股比例100%)、嚴華榮、吳晨簽訂協議,約定金三發集團、嚴華榮分別將其持有的金三發衛材91.67%的股權、8.33%的股權,分別作價5720萬元、520萬元向優全護理增資。
除了上市前的大手筆分紅,優全護理近年來的資金貨幣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逐年遞增。
數據顯示,2017年末至2019年末,優全護理的貨幣資金分別為0.22億元、0.16億元、1.13億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0.63億元、1.31億元、1.50億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6月底,優全護理貨幣資金仍有4.5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10.03億元,結合其近年來整體增長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似乎并不“差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資將用于“新型醫療衛生材料和用品項目”和“研發與信息化中心項目”。其中,“新型醫療衛生材料和用品項目”實施主體為優全護理,項目投資總額為16.68億元,擬全部使用募集資金投資。
據稱,該項目計劃新建2座廠房,新建8條水刺非織造材料、2條紡粘非織造材料和42條濕干巾生產線,全部達產后,新增水刺非織造材料產能9.39萬噸、紡粘非織造材料產能3.2萬噸和濕干巾產能283億片。
然而,優全護理的存貨賬面價值近年來持續增長,若此次IPO成功,那么新增產能是否有“消化不良”的風險或未可知。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優全護理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0.84億元、0.91億元、1.10億元和1.57億元,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2.19%、10.66%、9.17%和7.51%,占比較高;同期分別確認存貨跌價準備429.84萬元、574.42萬元、328.39萬元和1,123.04萬元。
優全護理稱,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未來存貨余額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如果未能及時實現銷售,一方面占用公司較多的營運資金,降低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公司也存在存貨余額較大而導致存貨跌價增加的風險。(記者 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