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群股份(601366)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經濟平穩運行,取得發展新成就。2022年也是公司應對挑戰、砥礪奮進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等因素,公司在全力保供穩價,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緊抓公司各業務板塊發展,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數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強化供應鏈整合和社會配送職能,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在逆勢中尋求突破發展。2022年,公司先后榮獲“第十九屆(2021)山東十大知名服務品牌”、“2022年度卓越貢獻企業”等多項榮譽,因在防疫保供中的突出貢獻多次收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感謝信,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60億元,利潤總額-1.41億元,利稅1.2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億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總資產174.69億元,凈資產42.51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各主要業務板塊經營情況如下:(一)零售連鎖及線上業務2022年,受疫情影響,零售門店客流量下降較明顯,導致公司零售業務營收下降,利潤虧損。報告期內,公司零售連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6.88億元,同比下降5.27%,凈利潤為-1.34億元。面對線下市場的沖擊以及線上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不斷加強線上業務的擴張力度,滿足消費者線上購物需求。2022年,利群網商銷售收入3.65億元,利群采購平臺銷售收入1.50億元。截止2022年底,公司會員人數超750萬人,同比增長6.52%,利群網商會員數165萬,同比增加18.71%,會員人數持續增長,會員銷售占比近50%。(二)品牌代理及城市配送業務憑借公司豐富的供應鏈運營管理經驗,依托公司大型智慧物流先進配送設施和高度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的倉儲物流系統,公司繼續加強供應鏈整合,強化社會配送職能,品牌代理業務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公司品牌代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1.82億,占公司未合并抵消前總收入的50.83%,同比增長1.12%。隨著公司不斷拓寬外銷新渠道,品牌代理外銷業務實現快速增長。2022年,公司品牌代理外銷收入達21.34億元,同比增長3.80%,外銷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公司供應鏈終端覆蓋能力持續提升。目前,公司已構建了成熟廣泛的外銷渠道,根據外銷收入構成來看,大宗團購客戶占比42%,區域連鎖、渠道客戶及KA客戶占比超25%,部隊客戶占比14%,政企單位占比8%,其他類型客戶占比11%,外銷業務覆蓋客戶范圍和業務規模穩步提升,部分品牌代理子公司外銷業務比重已超過50%,成為公司重要的業績增長點。(三)食品生產加工預制菜業務依托公司成熟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公司不斷強化終端上游食品生產加工等預制菜業務,并建立多品牌發展戰略,在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的同時,不斷開拓外銷渠道。報告期內,生產加工端出庫量近7000噸,旗下零售門店銷量近2000噸,銷售金額近2000萬元;外銷銷量超4000噸,外銷金額超3000萬元。目前,公司豆制品廠、豆芽廠、中央廚房外銷客戶915家,同比增長13.70%,加之糧食庫對接外銷客戶558家,公司生產加工端外銷客戶近1500家。(四)外貿出口與跨境電商公司進一步完善供應鏈整合,持續擴大外貿出口和跨境電商業務。2022年,公司實現外貿出口總額約1.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0億元,實現跨境電商業務收入約15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1億元,外貿出口和跨境電商業務再創新高。二、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遇到疫情等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了經濟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經濟發展展現出堅強韌性。受整體宏觀經濟環境和疫情的影響,居民消費意愿下降,零售行業發展整體承壓。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商品零售總額395,792億元,增長0.5%,增速大幅滑落;按零售業態分,2022年,限額以上零售單位中的超市、便利店、專業店、專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3.0%、3.7%、3.5%、0.2%,百貨店下降9.3%,百貨業態受疫情影響下滑尤為明顯。2023年,隨著疫情防控進入“乙類乙管”的常態化階段,我國經濟有望迎來新的局面。2023年也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隨著國家采取多項舉措促進消費,消費市場逐漸恢復活力,零售市場預期回暖,公司將把握政策紅利,認真分析市場環境,搶抓機遇,不斷挖掘自身優勢,努力提升經營效益。三、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業務情況利群股份始終堅持“全產業鏈+自營”為主的供應鏈整合型商業運營模式,致力打造以“源頭批量直采+品牌代理運營+倉儲物流配送+自營終端零售(電子商務)”四位一體的零售、平臺運營商。公司以百貨、超市和電器全品類零售連鎖經營和品牌代理及城市物流配送為主業,零售連鎖涵蓋綜合商場、購物中心、綜合超市、便利店、生鮮社區店、品類集合店等多種線下零售業態以及線上O2O業態——利群網商、B2B業態——利群采購平臺,實現線上線下(300959)協同發展;品牌代理和城市物流配送業務除滿足公司旗下零售門店需求外,持續加強供應鏈整合,強化社會配送職能,提升品牌代理運營能力,依托智慧物流配送體系,提升公司供應鏈社會化覆蓋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區域應急保障能力;同時憑借完善的生產加工設施,不斷向供應鏈上游延伸,加強食品及糧食生產加工業務,豐富門店自有經營品類,提升自有品牌建設和推廣力度,為消費者及大宗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優質產品和服務;此外,公司依托供應鏈優勢,積極開拓外貿出口和跨境電商業務,推動內外貿業務一體化發展。1、零售連鎖及ToC端利群網商2、品牌運營及ToB端利群采購平臺3、智慧化倉儲物流中心4、食品生產及加工5、外貿出口和跨境電商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品牌運營代理及批發能力、智慧物流體系、完善的管理體系和信息系統、品牌影響力及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和人才梯隊培養機制五個方面。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經營情況如下:1、零售業務迎難而上,經營管理穩中求進。2022年,受疫情影響,公司零售業務面對嚴峻挑戰,公司克服重重困難,在全力保供的同時,抓經營,提毛利,降成本,保證零售業務穩健發展,部分門店逆勢而上,經營業績表現突出,例如宿州店、萊州瑞萊超市銷售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膠南購物廣場、利群商廈、上海店、便利連鎖、海門店、丹陽店、淄博店、諾德廣場等門店銷售收入均有不同幅度提升。同時,公司持續優化零售業務布局,蓬萊錦泰超市及泰州鳳凰廣場店新開業運營,優勢區域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華東商貿不斷優化提升,關閉蕪湖店、滁州店等5家房租成本較高、經營不達預期的門店,并加大門店調改力度,優化品類布局結構,提升門店經營質量,2022年華東商貿大幅減虧,部分門店扭虧為盈,經營穩步向好。截至2022年底,公司合計擁有大型零售門店79家,便利店及生鮮社區店101家,品類集合店92家,公司零售業態不斷豐富創新,區域布局持續優化。公司大型零售門店經營面積近220萬平米,其中自有物業面積近90萬平米,占門店總經營面積的40%,自有物業可有效抵御租金上漲風險,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2、加強供應鏈整合,強化社會配送職能。2022年,公司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電子商務智慧物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承擔公司在青島市O2O、B2B線上平臺全品類商品及門店家用電器、生鮮類商品的儲存、揀選和配送等業務,將倉儲、配送、平臺運營整合為一體,實現提質增效,公司區域應急保障綜合能力持續提升。目前公司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善,在青島市區、城陽區、膠州市、淮安市共有大型智慧供應鏈基地四處,總倉儲面積超60萬平方米,配送車輛300余輛,配送區域輻射魯、蘇、皖、滬多個省市,四座智慧物流中心有效協同,為支撐公司供應鏈體系整合,打造全國性、現代化的供應鏈、采購及配送模式奠定堅實基礎。2022年,公司旗下福興祥物流集團成功入選“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充分展現公司多年深耕供應鏈建設的發展成果,公司在商貿物流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憑借公司豐富的供應鏈運營管理經驗,依托公司大型智慧物流先進配送設施和高度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的倉儲物流系統,公司繼續加強供應鏈整合,重視強化社會配送職能,促進品牌代理批發業務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公司品牌代理業務實現銷售收入61.82億元(合并抵消前),同比增長1.12%,外銷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80%。部分品牌代理子公司如宇恒電器、鼎譽酒業、博晟貿易等營收同比增幅較大。2022年,公司積極開拓外銷新渠道;并大力拓展政務采購業務,向政府部門提供食材供應服務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公司持續為部隊、部分大企業、銀行、大學、醫院等重點大型客戶提供服務,外銷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外銷業務收入占比持續提升,其中鼎譽酒業、福興祥配送等品牌代理子公司的外銷業務占比已超過50%。此外,公司依托供應鏈資源優勢,加快內外貿一體化,公司外貿出口和跨境電商業務再創新高,出口品類持續增加,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2022年,公司實現外貿出口總額約1.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0億元;實現跨境電商業務收入約15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1億元。3、電商業務提質增效,競爭力不斷提升。公司始終堅持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經營模式,加強線上業務拓展力度,滿足消費者線上購物需求。隨著公司在城陽區的電子商務智慧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公司線上業務履約能力顯著提升,消費者線上購物體驗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有效推動公司線上業務擴張。2022年,電商平臺實現銷售收入5.15億元,更多商戶入駐利群電商平臺,同比上升212%,線上業務競爭力顯著提升。2022年,公司繼續認真梳理線上商品的品類及結構,做好頁面細節改版升級,完善搜索服務功能,提升顧客體驗;新增利群金卡線上消費功能,豐富線上消費模式;新開發部分企事業單位線上商城,積極拓展外銷業務,搶占市場份額。面對萊西、黃島、即墨等地疫情,訂單激增,公司全體干部員工迎難而上,順利完成電商平臺分揀及配送任務,保障民生物資供應和配送,獲得市民及相關單位一致好評,進一步提升了利群網商知名度。4、供應鏈體系向工業端延伸,食品生產加工業務不斷優化。2022年,公司持續發力食品生產加工賽道,公司旗下食品生產加工運營公司福昌食品科技公司的生產加工車間全部通過SC許可認證并全面投產,生產加工規模進一步擴大。基于統一采購、統一加工、統一配送、設備自動化運作等自主優勢,福昌食品科技公司建立多品牌發展戰略,福興、麥谷仟仟、酈可麥、禛禛有、極致和美等多個品牌陸續上市,覆蓋豆制品、烘焙面點、鹵味熟食、預制菜等多個品類,不斷滿足市場需求,保障居民餐桌安全。2022年,食品生產加工車間合計出庫量近7000噸,外銷銷量超4000噸,實現外銷業務收入超3000萬元,同比增長超50%,食品生產加工業務高效快速發展。5、推進業財融合,提升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水平。2022年,全集團層面統一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全面上線,該系統為標準化處理各級子公司基礎財務業務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提升了公司財務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促進業財一體化,提升經營管理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公司內部控制水平。同時,公司繼續完善升級利群智慧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不斷滿足一線實際業務需求,規范業務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為公司戰略發展提供信息化支撐。6、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以行動詮釋企業擔當。2022年,公司依托強大的供應鏈優勢,積極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做好城市菜籃子、成品糧儲備工作,儲備商品總量達4000噸。全力保障公司所屬區域防疫物資和民生商品的貨源儲備和社會配送供應,受到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一致好評。同時,公司積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加大對口重慶豐都、貴州安順、甘肅隴南等幫扶地區產品采購力度,支援農業產業發展,以商業反哺農業。
六、公司關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一)行業格局和趨勢積極發力擴大內需,提振市場信心促消費回暖。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點。2023年1-2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實現由降轉增,1-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5%,批發和零售業生產指數增長3.0%,服務業回升明顯。隨著政府不斷加大力度刺激消費,多措并舉實施促消費政策,創新消費場景,零售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復蘇。強化供應鏈建設,全渠道數字化經營,搶占新零售市場。面臨市場競爭加劇、消費需求升級、消費場景亟需創新等局面,零售數字化轉型已是近年來零售行業的共識。在新零售情境下,零售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強化供應鏈建設,將采購、物流、批發、零售等業務環節有效連通,貫通全渠道經營場景;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推動適宜的數字化、智慧化改革,提升運營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實現降本增效。提升商品力、創新消費場景、優化服務體驗。近年來,消費者對消費品質、體驗及多樣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隨著消費群體年輕化,80后、90后乃至00后逐漸轉化為當前的消費主力,商品力本身、舒適的購物場景、優質的服務體驗逐漸成為吸引當前客群的主要源泉。零售行業要隨時洞察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研活動,把握消費心理,以滿足不同圈層的消費者需求,實現企業持續穩健發展。(二)公司發展戰略公司始終堅持“全產業鏈+自營”為主的供應鏈整合型商業運營模式,以“零售是基礎,供應鏈整合是方向”為戰略導向,注重零售業務拓展提升,推動線上業務轉型升級,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不斷創新經營業態;持續推動公司智慧供應鏈建設升級,加強供應鏈整合,強化社會配送職能;加大上游食品生產加工拓展力度;加速推進外貿發展,構建內外貿一體化新發展格局。未來,公司將全面提升在多元化發展中的管理水平及新零售背景下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提高采購、物流、批發、零售等各業務板塊的協同效率,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率,繼續秉持“利澤群惠”的經營理念,為顧客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三)經營計劃2023年,面對國際緊張的政治經濟環境、經濟下行、內需不足等內外部壓力,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政府財政與貨幣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旨在提升居民長期購買力,恢復企業生產活力和市場消費熱情。但企業仍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消費市場復蘇仍有落差,居民收入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國經濟發展和消費環境可能面臨的流動性陷阱和通縮顯現等不確定因素加大,企業未來發展仍面臨較大挑戰。2023年,公司將把握政策紅利,認真分析市場環境,抓住市場機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積極拓展營收新途徑,繼續堅持“零售是基礎,供應鏈整合是方向”的戰略思路,重點加強“社會配送、食品生產加工、內外貿一體化”三個方面的體系建設,加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高市場占有率,強化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提升各業務板塊的運營水平和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在零售連鎖布局方面,公司以膠州、淮安兩大物流基地300公里輻射圈為半徑,加快網點拓展步伐,尤其是加大中小便利店及生鮮社區店的布局力度,提升網點開發質量;繼續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毛利率水平,加快新品引進和門店調改步伐,深化實施品類管理,優化美陳布局,掌握行業趨勢,關注消費者需求,提升門店競爭力;繼續做好線上平臺的市場開拓工作,做好市調工作和電商平臺運維,豐富平臺頁面,提升利群網商知名度;搭建與顧客溝通交流新橋梁,重點打造“利群好物”視頻號,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宣傳引流,提升線上銷售,促進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繼續貫徹落實供應鏈整合的戰略規劃,持續優化品類結構,擴大品牌代理批發業務規模,爭取更多品牌區域代理權,提升品牌經營運作水平,深化品牌代理合作力度,加快新渠道拓展,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力發展國際貿易、跨境電商業務,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推進公司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公司供應鏈整合。加大向工業端延伸力度,創新食品生產加工業務發展新途徑,充分發揮食品加工車間及溫控成品糧儲備庫優勢,做好食品生產加工服務,強化自有品牌建設;持續豐富門店自有經營品類,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加工類產品的需求,解決居民餐桌需求,保障居民食品安全;同時持續發力B端業務,擴大外銷渠道。(四)可能面對的風險1.宏觀經濟風險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地緣政治復雜多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雖然正在進入復蘇軌道,但經濟恢復不平衡與國內需求不足的矛盾還比較突出,仍然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穩增長仍需政策發力。此外,居民消費信心仍受收入增長和消費預期影響,人口總量減少和老齡化加快對中長期的消費形成一定制約,宏觀經濟發展充滿挑戰。2、行業競爭風險我國零售行業集中度處于相對較低水平,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近年連鎖百強企業銷售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足10%,零售企業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行業內部競爭激烈;同時,隨著消費群體逐漸年輕化以及近年來消費習慣的轉變,直播電商等線上業態發展迅速,線下零售市場份額遭受進一步擠壓,行業競爭加劇。3、跨區域經營風險由于區域之間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及收入水平之間的差異,我國零售行業發展在各區域的市場環境存在差別。公司在經營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跨區域、多業態發展將相應產生內部管控壓力。目前,公司經營區域覆蓋山東、江蘇、安徽、上海等省市,如何提升運營能力及效率、發揮物流基地協同效應、儲備專業人才進行科學運營管理以及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等,不僅對公司未來形成一定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