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煤業(600397)2022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 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相關資料圖)
(一)公司業務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煤炭采選及經營,煤炭及物資流通業務。煤炭業務主要產品有冶煉精煤、洗動力煤、混煤、篩混煤、洗末煤、塊煤等(煤種主要包括主焦煤、1/3焦煤、無煙煤、貧瘦煤、煙煤等),主要銷往江西省內外(約80%在江西省內)鋼鐵廠、火電廠、焦化廠;煤炭及物資流通業務主要為煤炭貿易(主要為動力煤、精煤、焦炭)、以及礦山物資貿易。(二)經營模式1.生產模式公司根據各礦井的實際情況統籌下達各礦井的年度生產計劃,生產計劃主要包括原煤產量、開拓進尺、安全指標等。生產技術部門負責提出礦井生產布局、開拓方案及采區工作面接替計劃,安全部門負責礦井安全監督檢查。各礦負責組織實施生產,包括生產準備、掘進、采煤、機電、運輸、通風、調度等環節的安全生產和技術管理工作。礦井生產管理嚴格執行相關規程、制度,全面執行礦井質量標準化管理,嚴格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確保公司正常安全生產。2.銷售模式為加強煤炭產品銷售管理,與煤炭用戶建立長期的銷售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穩定煤炭的銷售市場,發揮煤炭銷售信息平臺作用,推進煤炭銷售有序、可持續發展,公司煤炭主要產品實行統一銷售管理,由江西煤業銷運分公司負責煤炭產品對外銷售,實行五統一,即統一對外銷售、統一訂貨(合同)、統一運輸、統一結算、統一處理商務糾紛。此外,為實現煤炭銷售集約化經營,提高煤炭產品銷售的規模效益,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規模經營的原則,公司投資建設的大型煤炭儲備、配煤中心,負責煤炭采購、存儲、加工、配送的煤炭銷售業務。(三)行業情況上半年,原煤生產增速加快,進口煤降幅擴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生產原煤21.9億噸,同比增長11.0%,進口煤炭11,500萬噸,同比下降17.5%。國家鐵路發送煤炭10.4億噸,同比增長7.9%;其中電煤6.9億噸,同比增長9.1%。煤炭行業全面落實四增一控政策,國內煤炭自給能力持續提升,產量大幅增長,消費季節性波動明顯,供需總體平穩有序,行業效益整體向好,但企業間盈利能力仍存在較大差異。預計下半年,在國家穩經濟政策推動下,國內經濟有望呈現合理增速,煤炭需求將呈現平穩增長,全國煤炭市場供需將保持總體基本平衡,價格將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但受資源、環保安全約束及極端天氣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局部區域、個別時段可能出現結構性偏緊的情況。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2,878.48萬元,同比上升20.19%;利潤總額-23,005.96萬元,同比增虧17,061.45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359.29萬元,同比增虧17,345萬元。報告期內,公司生產原煤53.52萬噸,單位制造成本919.5元/噸,生產商品煤45.69萬噸,商品煤單位成本1120.77元/噸。商品煤銷售量45.52萬噸,商品煤平均價格941.25元/噸,噸煤毛利-178.72元。報告期內,煤炭貿易量164.29萬噸,煤炭貿易銷售單價1,587.60元/噸,采購成本1,559.44元/噸,噸煤毛利28.16元/噸。焦炭貿易量為58.84萬噸,焦炭貿易銷售單價2,738.87元/噸,采購成本2,723.86元/噸,毛利15.01元/噸。報告期內,公司焦炭代理貿易購銷量為7.7萬噸,毛利9.52元/噸。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三、可能面對的風險1.行業風險。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速降低,國家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國家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煤炭消費增速放緩,對煤礦企業及物流產業發展帶來考驗。因此,必須認清形勢,多措并舉,提升產能利用率,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促進公司平穩運營。2.資源不足及產業轉型風險。公司已關閉退出12對煤礦,造成公司煤炭資源嚴重不足,利用減量置換政策到域外并購相當產能的煤礦資源,可能存在因域外地質條件、準入門檻、市場環境、財稅政策等變化而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帶來投資失敗的風險。因此,必須密切關注產業政策、行業信息和煤炭市場變化,充分開展盡職調查,反復論證并購煤礦項目的可行性和抗風險能力,努力尋找并實現低成本并購優質高效安全的現代化礦井。3.煤礦安全生產風險。公司現有礦井煤層薄、賦存深,且地質條件復雜,同時面臨頂板、瓦斯、水患、火災和煤塵五大自然災害,在煤炭開采過程中極易產生安全隱患。隨著礦井開采深度增加,運輸環節增多,且可能發生斷層、涌水及其它地質條件變化。為有效防范煤礦可能出現的安全生產風險,公司將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治大防大為重點,堅持“管理、裝備、素質、系統”并重,狠抓制度建設,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著力過程控制,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現場管理水平。堅持技術、投入、培訓、管理“四并重”,進一步強化安全考核,失職必究,追責必嚴。為公司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4.環保監管風險。煤炭開采、洗選加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礦井水、煤矸石、煤層氣、噪聲、煤塵等都對區域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煤礦因井下采掘影響還會造成地表沉陷。近年來,國家節能環保政策進一步趨嚴,部分地方排放標準甚至嚴于國家標準,環境保護投入不斷加大,公司面臨的節能環保約束進一步增加。公司將嚴格執行各項節能環保政策,不斷推進清潔煤炭開發利用工作,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合理組織生產、提高煤炭洗選比例;加強礦井污染物排放監督管理,確保工業"三廢"達標排放;遵循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履行環境保護、生態恢復和土地復墾、(次生)地質災害防治等法定義務;踐行“綠色礦山”之路,促進礦產開發與礦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1.區域位置優勢。公司煤炭業務相比較江西省外的競爭對手具有運距短、物流成本低的區域優勢。2021年,全省自產煤炭不足500萬噸、煤炭消費量超8,000萬噸,且隨著江西省經濟穩定發展,煤炭需求量將逐年增長,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公司作為江西省屬唯一的煤炭上市企業,承擔保障江西省煤炭持續穩定供應職責,在江西省煤炭供需格局中擁有突出的地位。同時由于公司自產煤具有運輸距離短、物流成本低、使用熟稔特點,具有明顯的銷售及價格競爭優勢。2.港口碼頭資源優勢。港口碼頭屬稀缺資源,自江西煤炭儲備中心九江煤碼頭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其轉運量逐年上升,公司以其為平臺,做活水路、鐵路、公路三合一物流體系,是海進江煤炭的黃金通道。3.大股東支持優勢。一是隨著與間接控股股東江投集團深度融合,加速融入江投集團“大能源、大環保、大數字”發展戰略,加強產業鏈對接,依托江西省國資委“抱團取暖”政策及江投集團控股發電廠及建材、焦化等企業煤炭需求,建設煤炭集中采購平臺,以煤炭貿易、碼頭物流為主導,雙輪驅動,做強做優做大煤炭物流貿易產業。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推進線上煤炭物流貿易新模式+傳統煤炭貿易模式+煤炭全程物流服務。二是大股東增信支持。江投集團以其較強的綜合實力,在資金、擔保等方面為公司提供必要的支持,為公司發展提供資金保障,確保不發生資金鏈安全風險。4.煤焦電一體化優勢。一是積極加大與省內各焦化企業合作,形成煤焦一體化綜合效應;二是以港口碼頭為平臺,加強煤炭加工貿易逐步與上下游的國有大型煤炭生產企業和國有發電廠等產煤、用煤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和代理關系,增強市場主導權。三是繼續提高煤層氣開發利用效率,充分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
安源煤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