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盛新材(301069)2021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化工新材料是我國化學工業體系市場中需求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化工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是我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重要的工業基礎之一。公司精細化工中間體所延伸出的芳綸聚合單體、高分子新材料等產品及其下游行業是受國家、地方和行業協會大力鼓勵的產業。受到“碳中和、碳達峰”政策的影響,國內化工行業差異化產能擴張速度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受到巨大沖擊,但與此同時,低能耗、環保達標的化工企業則迎來一定的發展機遇。在新材料領域,在“十四五”規劃以及“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方針的基礎上,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材料及上下游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從多方面給予行業發展大力支持,積極推動了行業的快速進步。就公司產品來看,隨著氯化亞砜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特別是在芳綸聚合單體、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劑行業、鋰電池等新能源行業及其它羧酸衍生物領域應用的不斷拓展,氯化亞砜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增長。同時,隨著公司濰坊凱盛生產基地建成投產以及聚醚酮酮等新產品批量化投入市場,將會給公司帶來更多的業績增長點。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1、主要業務及經營模式公司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氯化亞砜、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氯醚和聚醚酮酮等。公司建立了以氯、硫基礎化工原料為起點,逐步延伸至精細化工中間體氯化亞砜、進一步延伸到高性能纖維芳綸的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關功能性產品的特色鮮明的立體產業鏈結構。目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亞砜生產企業及國內領先的芳綸聚合單體生產企業。公司以終端客戶為主、貿易商客戶為輔的方式開拓業務,依照客戶及市場需求對外采購原材料后,利用其自有工藝技術及生產資源組織安排產品生產及銷售。2、海外業務開展情況公司進出口業務中,進口業務較少,出口業務主要向美國杜邦公司、東麗新材料等大型跨國公司銷售芳綸聚合單體產品(間/對苯二甲酰氯)等產品,境外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6.98%。在稅收政策方面,公司產品出口業務享受免抵退稅政策,近年來出口退稅率逐漸提升。3、業績驅動的主要因素(1)具有較強的技術積累和工藝優勢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公司擁有較強的研發技術實力和發展潛力,具有多年的氯化亞砜及其下游酰氯產品的生產經驗。目前已經具備了氯化亞砜及酰氯類產品的生產、提純及檢測等核心技術;在生產及安全預警方面采用了自動化控制系統,保證了生產的穩定連續及安全性;通過二氧化硫的分離和循環利用,實現了整個生產工藝的節能環保和提質增效。公司在間/對苯二甲酰氯類化工行業擁有扎實的技術基礎。公司的“氯化亞砜制備間苯二甲酰氯試制”和“氯化亞砜制備對苯二甲酰氯試制”均獲得山東省中小企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公司作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主持編制了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的行業標準,參與編制了氯化亞砜行業標準。主要產品的純度均能穩定保持99%以上,其中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能達到99.95%以上。公司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生產工藝技術,并結合生產實踐和客戶需求不斷對生產工藝進行優化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和收率。公司獨特的工藝技術保證了產品在大規模生產條件下的質量穩定性。技術和工藝優勢不僅為向客戶提供品質更優、穩定性更好的產品提供了技術支持,而且還為保持豐厚的利潤空間提供了技術壁壘,確保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2) 擁有豐富的研發經驗、完善的研究機制以及實力較強的研發團隊公司有實力較強的研發團隊,現有研發、技術人員15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歷3人,碩士學歷7人,專注于高端化工產品氯化一體化的工程化研究以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注重研發人才的梯隊建設,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把握行業內的最新研究動向和理論知識,同時持續加大新產品生產投入,能有效的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目前公司擁有專利139項,其中發明專利86項。目前,公司系高新技術企業,設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聚芳醚酮類高性能材料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并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第四批綠色工廠、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020年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氯化亞砜)、2020中國精細化工百強企業、2021年山東民營企業創新100強等榮譽稱號。(3)不斷加強安全環保力度繼續加強安全環保管理工作,通過加強安全培訓教育,制定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標準化操作規程,配備完備的安全生產設施,設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和安全管理部等常設機構專職從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定期對車間、倉庫、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從而確保公司的穩定經營。同時積極推進項目安全、環保驗收以及生產許可變更工作,順利取得了相關資質。(4)堅持技術創新及質量保證公司以二氧化硫的分離及循環利用為核心技術,串聯上下游產品,將生產間/對苯二甲酰氯產品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經分離后返回氯化亞砜生產線使用,開創了一條工業廢氣二氧化硫綜合治理循環利用的綠色經濟之路。公司生產的間/對苯二甲酰氯產品純度可達到99.95%以上,保證了雜質檢測符合下游國際大型客戶采購檢測要求,確保優質的產品質量。4、主要產品及用途5、主要產品工藝流程及上下游產業鏈(1)氯化亞砜產品工藝流程簡圖:(2)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產品工藝流程簡圖:(3)氯醚產品工藝流程簡圖:6、主要產品上下游產業鏈7、主要原材料的采購模式8、原材料價格較上一報告期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9、主要產品生產技術情況10、主要產品的產能情況11、主要生產基地的產品種類情況12、報告期內正在申請或者新增取得的環評批復情況13、報告期內上市公司出現非正常停產情形14、相關批復、許可、資質及有效期的情況三、核心競爭力分析1、擁有豐富的研發經驗、完善的研究機制及實力較強的研發團隊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實力較強的研發團隊,專注于高端化工產品氯化一體化的工程化研究以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累計擁有專利139項,其中發明專利86項。設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聚芳醚酮類高性能材料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并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第四批綠色工廠、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020年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氯化亞砜)、2020年中國精細化工百強企業、2021年山東民營企業創新100強等榮譽稱號。2、不斷優化的循環利用生產工藝優勢氯化亞砜的主要生產原料是氯氣和二氧化硫,而在使用氯化亞砜生產下游產品的過程中又會釋放出二氧化硫。公司以二氧化硫的分離及循環利用為核心技術,串聯上下游產品,不但解決了氯化亞砜使用過程中環保處理負擔重的缺點,而且也降低了氯化亞砜的生產成本,開創了一條工業廢氣二氧化硫綜合治理循環利用的綠色經濟之路。3、一體化戰略發展優勢經過公司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公司以間/對苯二甲酰氯為原材料進一步向下游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進行產業延伸。公司在摸索自身發展道路的同時,已經逐步形成了由精細化工領域向高分子材料領域延伸的發展戰略。完善的產業鏈在充分提高生產效率、環保效率的同時能夠最大程度保護公司產業安全,提高公司整體競爭力。4、規模效應及成本優勢規模經營、核心技術、全工序自主生產為公司建立了較大的成本優勢。首先,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氯化亞砜生產基地以及產能領先的間/對苯二甲酰氯生產基地,規模優勢明顯;公司地處化工工業大省-山東省境內,毗鄰河南、山西等能源大省,區位優勢可有效降低公司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其次,公司的生產加工設備部分為自主研發設計,造價相對較低,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最后,公司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優化生產流程及技術工藝,在縮短生產反應周期的同時提高產品收率,最終有效控制了總體成本。5、優質而穩定的客戶資源經過多年的市場耕耘與不斷積累,公司的研發與技術服務能力、產品質量、產品線、穩定供貨能力、品牌等均獲得了下游客戶的充分認可,銷售市場遍布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已與芳綸生產巨頭美國杜邦公司、日本帝人、東麗新材料、韓國科隆、泰和新材(002254)等下游優質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四、主營業務分析1、概述2021年度,面對新冠疫情反復對經濟形勢造成的重壓,面對“雙碳戰略”和環保監管的嚴苛環境,公司以“三個強化、三個完善”的整體要求調整優化全年部署,著力聚焦主業。在氯化產業鏈上優存量、筑增量,在氯化亞砜、硫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等市場充分發揮制造業單項冠軍和龍頭企業在細分領域的影響力,啃下了營業收入、利潤兩塊硬骨頭,各項經濟運行指標穩步增長,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合并營業收入87,959.1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25,556.47 萬元,增幅40.95%,主要是本年產品量價齊增影響;報告期內營業成本55,536.1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886.73萬元,增幅75.47%,主要是本年銷量增加及原料價格增長影響。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19,337.9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89.85萬元,增幅20.5%,主要是產品銷量增長影響毛利整體增加所致。五、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1、行業格局和趨勢我國氯化亞砜制造業經過多年的穩步發展,目前已進入產業化、規模化的成熟發展階段,公司為全球最大的氯化亞砜生產基地;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處于第一梯隊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為國內領先的供應商。公司主要產品的下游產業系農藥、醫藥、食品添加劑、新能源汽車等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產業;芳綸是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性能纖維產業;聚醚酮酮等新材料產品作為高性能復合材料及特種工程塑料,廣泛應用于3D打印、航天航空、高速列車、電子電器制造、人體植入醫療等行業,均對國家發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未來發展前景廣闊。2、發展戰略公司未來將堅持踐行“固本強基、發展高精尖”的發展戰略,堅持以構建新興產業為主題,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的發展思路,以國家戰略為導向,結合技術積淀及資源優勢,建立以氯、硫基礎化工原料為起點,逐步延伸至精細化工中間體(氯化亞砜)、進一步延伸到高性能纖維芳綸的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及其相關功能性產品的特色鮮明的立體產業鏈結構。公司將不斷夯實現有產品結構,輻射新顏料、新農藥、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下游行業,建立全球最大氯化亞砜循環產業生態圈,實現產業鏈一體化生產。3、經營計劃(1)不斷夯實現有產品結構,繼續做大做間/對苯二甲酰氯等核心產品,在保證產能的同時,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水平,降低產品能耗,提高工藝安全性和環保性。(2)推動產業鏈布局的進一步完善,積極開發氯、硫產業鏈上的其他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中間體,重點加速推進聚醚酮酮等新材料產品應用開發和進一步產業化升級,逐步實現具有自身特色的循環、綠色、高效發展模式。(3)加快推進子公司濰坊凱盛生產基地建設步伐,提升現有產品產能和彌補部分新產品產能的空缺,增強公司整體競爭力。(4)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團隊建設,加強與高等院校、行業專家等機構、人士的產學研融合。依托公司現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推動理論研究和實踐,全過程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通過研發和創新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4、可能面對的風險(1)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主要產品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液氯、硫磺、對/間苯二甲酸、對硝基苯甲酸等基礎化工產品。由于原材料成本占產品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較大,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主營業務成本及毛利率會有較大影響。應對措施:對采購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以有效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時,調整產品銷售價格以保證公司保持合理的利潤水平。(2)安全生產風險液氯等部分原材料及氯化亞砜、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等產品屬于危險化學品,運輸、儲存、使用、生產過程中可能因操作不當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安全生產事故。應對措施:公司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發展管理方針,認真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嚴格遵守,以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3)環保等政策風險近年來,國家對整個化工行業的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并逐步加強了監管力度、加大了處罰力度。如果政府出臺對精細化工企業更為嚴格的環保標準和規范,公司有可能需要追加環保投入,從而導致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影響未來的收益水平。應對措施:為加強和規范環境保護工作,公司設立了安全環保部,并相應制定了《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等規定和制度,實現環境保護工作制度化和規范化,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嚴格遵守。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