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牧原股份(002714.SZ)股價下跌,截至收盤報101.47元,跌幅2.26%,成交額25.19億元,換手率0.97%,總市值3814.5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該股自3月4日至今已連續九個交易日收陰。3月4日收盤該股跌2.14%;3月5日收盤跌4.64%;3月8日收盤跌2.40%;3月9日收盤跌3.96%;3月10日收盤跌0.18%;3月11日開盤漲1.74%,收盤漲幅回落至1.43%;3月12日開盤漲0.78%,收盤漲幅回落至0.48%;3月15日收盤跌3.58%;今日收盤該股再度下跌2.26%。
而上月,長江證券兩次發布研報稱看好公司未來發展,重點推薦。
2月1日,長江證券研究員陳佳、余昌發研報《牧原股份(002714):專注與專業鑄就輝煌》稱,非洲豬瘟使得生豬養殖行業格局重鑄,行業或進入“高壁壘、高投入、高回報”時期,優質養殖企業的長期平均回報水平或出現提升。牧原股份依靠精細化的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其成本優勢同行業正在拉大(2020年公司完全成本預計14.1元/公斤,較行業平均領先9元/公斤),護城河正持續拓寬。且長期來看,牧原股份通過人才領先和技術領先戰略,進一步提升養殖智能化水平,有望從人力資本密集型公司向技術密集型公司轉變,成本不排除進一步下行,未來公司周期底部時期ROE或出現提升。
研報認為,通過對于牧原股份歷史復盤,其能夠穿越周期成長為龍頭的核心原因在于公司高度專注及專業化。公司通過領先的養殖技術構建成本優勢,形成企業護城河,并持續深耕行業進行大規模產能擴張,從而從行業中脫穎而出。未來來看,非瘟疫情使得行業格局重塑,未來公司成本優勢或進一步拉大,看好公司未來發展,重點推薦。
2月25日,長江證券研究員陳佳、余昌再發研報《牧原股份(002714):低估值的行業龍頭》稱,公司競爭優勢持續拉大,未來周期底部盈利能力或出現提升非瘟疫情以來,由于自繁自養一體化帶來防疫體系優勢及精細化管理水平,牧原股份成本優勢同行業相比正持續擴大,從頭均盈利變化情況來看可證明這一點。非瘟前(2010-2018)公司平均頭均盈利321元,較同行企業平均領先83元/頭,非瘟后(2019-2020)公司頭均盈利1126元,較行業領先390元/頭。且從2020Q4情況來看,頭均盈利領先更為明顯,按業績預告區間下限預計,牧原股份2020Q4頭均盈利達1107元,較同行企業平均水平領先655元/頭,公司2020年養殖完全成本約14.4元/公斤,較同行企業平均領先約7.7元/公斤。我們認為,隨著成本差距的持續拉大,未來公司在行業底部時期盈利能力有望出現提升。
研報認為,從長期業績復合增速和ROE水平來看,牧原股份2009年-2019年歷史平均ROE為30%,2010年-2019年業績復合增速53%,表現不弱于消費品龍頭公司。但從估值角度來看,市場仍以傳統周期股估值體系給予牧原股份估值,當下公司2020-2022年預計業績對應當下估值分別僅為16X、12X和22X(悲觀預計2022年為行業周期底部),相較其他優質龍頭資產仍處于較低水平。從同為周期成長股的萬華化學來看,其整體估值水平近年來也呈現持續提升的態勢。我們認為,隨著牧原股份的成本優勢持續擴大,未來其在周期底部時盈利水平或也將呈現抬升趨勢,其估值中樞不排除也出現上行,看好公司未來發展,重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