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信保基金)多條人事任命申請,被銀保監會批準。作為國內信托業監管“一體三翼”監管結構組成部分,且掌管1500億元保障基金重要機構,其包括首席投資官、首席風險官等重要職位變引人矚目。
銀保監會11月23日公告顯示,信保基金關于核準錢曉強、吳祖鴻、李勇鋒、王悅任職資格請示,經審核分別被銀保監會核準。上述4人將分別出任信保基金首席投資官、首席風險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銀保監會要求,被核準任職資格人員持續學習和掌握經濟金融相關法律法規,熟悉任職崗位職責,忠實勤勉履職。
中國網財經了解到,9月25日信保基金對位發布2020年招聘公告,招聘崗位包括基金管理部-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風險處置辦公室-主管崗/業務崗、資產收購辦公室-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風險管理部-法律事務崗等職務。上述招聘職務,除對應聘者年齡、學歷等做出基本要求外,根據不同崗位的不同需要,信保基金還分別對應聘者提出相應要求,但具有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金融市場、投資管理等相關崗位從業經驗等,則稱為上述招聘崗位一致要求。對上述崗位具體招聘情況,中國網財經采訪到信保基金,對方表示:“不方便對外披露。”
公開資料顯示,信保基金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銀保監會”)批準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公司由中國信托業協會聯合13家經營穩健、實力雄厚的信托公司出資設立,于2015年1月16日獲發營業執照,注冊資本115億元人民幣。公司作為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以下簡稱“保障基金”)管理人,負責保障基金籌集、管理和使用,并依據中國銀保監會核準的經營范圍開展業務,并與銀監會信托監管部、中國信托業協會、中國信托登記有限公司,一起構成信托業監管“一體三翼”監管結構。
據信保基金公司官網信息,截至2019年9月末,已完成22期信托業保障基金認購、收益分配和清算工作,基金認購余額1456.76億元;信托業保障基金資產總額1535.42億元。信保基金主要任務和目標就是按照市場化原則,預防、化解和處置信托業風險,促進信托業持續健康發展。
然而,中國網財經發現,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持續下行加劇,監管趨嚴,再加上突如其來疫情沖擊,不少公司暴露出較大風險,信托業同樣面臨較大考驗。部分信托公司以及不少投資者寄希望信保基金公司能夠分擔部分壓力。一位信托業內人士表示,信保基金公司將保障基金僅投資于同業存款、貨幣市場基金、國債等金融產品,有點資源浪費。
一位中小信托公司人士曾表示,信保基金公司最初設立目的是為保障行業發展。但在其后來章程中,規定如何向信托公司籌集資金,至于如何實施救助流動性困難信托公司,并沒有詳細描述。當前信保基金公司市場化運作,僅從收益、風險安全角度開展業務,不太注重行業救助性功能。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在向中國網財經解釋,信托業風險頻發,保障基金為何沒有動用時表示:“信托公司若動用這筆錢,一方面會說明信托公司存在違規或是未盡責問題,對其在行業的聲譽存在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其業務開展;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在處置風險項目時,更傾向于使用表外的方式,否則不利于其行業評級。”
據第三方平臺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末,信托行業共發生超250起違約事件,涉及的違約項目金額超過1200億元。目前,越來越多市場目光匯聚在信托基金身上,寄希望于其能分擔行業風險。
有業內人士表示,保障基金是為保護投資者利益為目的設立,在化解風險中,信托公司第一步應得到保障基金的幫助,而不是信托公司動用自有資金或者讓投資者完全自擔風險。在監管機構、法院認定信托公司違規或是未盡責,應當賠償損失情況,信托公司是可以使用保障基金。不過在行業中,這一情況并未出現。
截至目前,除安信信托、四川信托風險化解懸而未決,新時代信托、新華信托被接管外,又有華信信托大面積違約爆出。未來,在信托行業內仍有諸多風險懸而未決情況下,信保基金在未來風險化解中將扮演何種重要角色,以及行業存在風險將得到怎樣合理化解,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記者 常實 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