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與股價齊飛,藏格礦業(000408.SZ)迎來高光時刻。
1月11日晚間,藏格礦業發布業績預告,2021年度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約為14億元-14.5億元,同比上升511.65%至533.5%;扣非凈利潤預計為13.4億元-13.9億元,同比上升589.81%至615.55%。
藏格礦業是一家以青海省察爾汗鹽湖鉀鹽資源為依托的資源型氯化鉀和碳酸鋰生產企業,氯化鉀和碳酸鋰的生產和銷售為公司核心業務。
2021年前三個季度,藏格礦業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2.53億元、1.92億元、3.8億元。對比業績預告,第四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75億元至6.25億元,而上年同期歸母凈利潤僅為1.84億元。
據悉,藏格礦業稱2021年業績大漲主要是公司所產的氯化鉀、碳酸鋰銷量及銷售價格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業績大幅提升下,藏格礦業于去年5月份“摘帽”,去年12月8日,藏格控股變更證券簡稱為“藏格礦業”,將主營業務向礦業傾斜。
去年10月,公司公告,參與認購的藏青基金以現金14.74億元購買麻米措礦業公司51%股權,標的持有麻米錯鹽湖礦區鋰硼礦探礦權證,目前已獲得采礦權證的配號,正積極準備取得紙質版采礦權證等相關手續。
與此同時,藏格礦業的大浪灘鹽湖也處于辦理探轉采手續過程中,藏格礦業計劃明年啟動勘查大浪灘深度鹵水儲量情況,力爭2023年實現碳酸鋰產能規模的大幅度提升。
據券商預測,2022年鋰鹽價格或繼續上行,相關企業仍有望取得不錯的業績增速。
二級市場上,新能源帶動上下游全產業爆火,藏格礦業股價從去年年初的8元/股最高漲至35.55元/股,元旦開盤后的首日,公司股價最高突破40元大關。截至1月12日收盤,其報收33.53元每股,較8元低點漲超3倍。
但值得一提的是,業績與股價齊飛背后,藏格礦業仍蘊藏危機。
藏格礦業實控人、前董事長、青海省前首富肖永明在去年2月被批準逮捕,早在2020年9月,因涉嫌信披違規,肖永明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去年,證監會還特意點名批評藏格礦業財務造假手段隱蔽、復雜,2017年7月至2018年串通上百家客戶,利用大宗商品貿易的特殊性實施造假。而這也不免讓人對2021年的業績大漲產生質疑。
早先,藏格礦業及其背后的藏格系被爆出深陷百億巨額債務危機,實際控制人、前董事長肖永明及藏格系總負債金額逾130億元。其中有股份質押的債務本息共105.03億元,債權人則包括國信證券、華融證券、西寧農商行等。
彼時藏格礦業相關人員回應稱,大股東的對外負債屬于其自主權限之內,對公司經營影響不大。
2021年年底,民營鋼鐵龍頭沙鋼系耗資56億增持藏格礦業,沙鋼系企業成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藏格集團對藏格礦業的持股比例降至32.02%,仍保持控股地位。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沙鋼系曾位列藏格礦業前十大股東,后在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進行司法拍賣中,通過所屬新沙鴻運拍得藏格控股8100萬股股票,約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065%。(記者 王成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