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財政牢牢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聚焦宣威市2019年脫貧摘帽,讓全市12013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同全省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多渠道籌集財政扶貧資金,強力推進全市脫貧攻堅工作。
一是加大扶貧資金投入,確保脫貧出列任務完成。2017年,全市投入農林水支出68079萬元,其中扶貧支出31633萬元,切實加快了扶貧攻堅進程,實現了3個貧困鄉和18個貧困村出列、17784名貧困人口脫貧的年度目標任務。
二是開展涉農資金整合,構建大扶貧格局。出臺《宣威市2017年貧困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方案》,加大涉農資金投入,發揮財政投入的引導和杠桿作用,為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支撐。全年統籌整合涉農資金8.6億元,發放小額扶貧信用貸款3.3億元,支持“三農”發展。
三是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圍繞年度易地扶貧搬遷6075人的目標任務,盡力保障項目資金,做好資金撥付服務工作,理順扶貧資金監管機制。
四是強化扶貧資金監管。按照推進整合、加強管理的要求,加強扶貧資金政策制定和管理使用全過程監督檢查,特別是加強了對整合和統籌安排的涉農資金的監管。積極開展財政財務大檢查,涉農資金、扶貧資金、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等專項檢查,不斷完善涉農資金管理制度,著力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五是認真落實行業扶貧政策。突出精準施策,資金聚焦貧困對象、貧困村、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項目三個層面,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激發貧困人口內生脫貧動力。
六是落實惠農政策,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積極運用財政政策、財政資金、財政管理、財政服務等手段,將支農惠民政策落到實處,2017年發放惠農補貼資金20197萬元,惠及31.7萬戶農戶,助力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