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最關心的,人人都想在安全的前提下獲得高收益,銀行業和信托業都屬于四大金融支柱之一,又同屬銀保監會監管,但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和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產品收益差別卻非常大,2019年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3.5%-4.5%,而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在8%左右,都是理財產品,為什么收益差別那么大呢?天祿好信托網:帶您一探究竟。
一、資金投資方向不一樣
信托產品的投資十分靈活,資金可以投向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以及實業領域,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統計,2019年上半年,信托的資金流向主要是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基礎產業、房地產等,尤其是工商企業占據了29.46%。信托資金投向這些領域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率,相應的信托產品收益也更高。
數據來源:中國信托業協會
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資金投向更穩健一些,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資金55.93%投向了穩健的債券市場,17.02%的資金投向了非標準化債權類產品用來博取收益,其他類資產比較分散,整體上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還是以穩健為主,相應的收益也會稍微低一些。
數據來源: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
二、運作理念不同
信托產品主要依靠發行產品、運作產品獲得收益,信托產品有明確的項目融資方,資金流向是公開的,項目融資方為了從信托公司這里獲得資金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信托公司拿到融資方的成本,一部分作為信托產品的收益給到投資人,另一部分作為自己的管理費用用來管理這個項目,由于這些項目資金需求大,融資的成本也比較高,信托公司能給到客戶的收益也會更高一些。
銀行理財產品更像資金的“二道販子”,從投資人那里募集資金后,再將資金分散投資到債券市場、非標產品等,投資獲得的收益一部分給投資者,另外一部分是銀行自己支出和收益。
舉個例子,比如信托公司發行一款信托產品成本10%,信托公司管理費2%,那給到客戶的收益是8%;而銀行發行了一款理財產品,募集到資金后拿錢去投資,一部分投資了5%收益的債券,一部分去投資這個8%收益的信托產品,那這款理財產品給到客戶的收益肯定是低于8%。
三、產品的差異
除了上午提到的產品投向、運作理念之外,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有投資的資金量、投資期限、產品流動性。投資資金量大的、投資期限長的、流動性差的理財產品收益會更高一些。
信托產品的起投門檻比較高,為100萬起投,投資期限也相對比較長,多為1到3年期,并且信托產品只能轉讓不能夠中途退出,也就是說信托產品不能隨時贖回,流動性不算很好。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投門檻比較低,1萬就可以購買,可供投資人選擇的期限比較多,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的產品都有;而且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相對好一些,期限短的可以很快就贖回,沒有到期的理財產品也可以通過銀行的平臺進行轉讓,還有一些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隨時申購贖回,流動性堪比銀行存款。
綜合看來信托產品的收益比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一些也符合金融市場的邏輯。
天祿好信托網:對于收益這個問題,很多投資者誤認為之所以收益有差異是風險不同,銀行理財能保本,信托產品不保本。實質上,根據資管新規規定,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跟信托產品是一樣的,都是不保本保收益的,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還是要仔細甄別產品。
對于投資人銀行理財產品和信托產品都是投資理財中重要的一環,產品是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之說。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選擇的期限比較多、投資門檻比較低,并且銀行的網點多、受眾廣泛,但是收益略低。適合一些資金量少、短期需要資金周轉、完全沒有投資經驗、對收益也沒有什么追求的“佛系”投資者。
信托產品的發行方信托公司對投資更加專業,產品的設計更合理,產品的收益也更高,但是信托的投資門檻比較高,更適合資金量大、可以接受投資期限為1-2年、有一定投資經驗的客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