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上市公司相繼公布中期業績。不少企業呈現出了業績承壓的趨勢。2022年上年年,疫情反復影響到了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作為港股上市公司,雍禾醫療也受到了波及。
據雍禾醫療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雍禾醫療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48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下滑29%。其中,植發業務營收為5.53億元人民幣,毛發養固業務營收為1.88億元,同比也都有所下降。雍禾醫療上半年實現毛利潤為4.81億元,純利為1760萬元。
從市場環境來看,雍禾醫療的財報數字下滑確實受到疫情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疫情爆發地更多集中在大城市,比如上海、深圳、廣州、北京等一線與其他準一線城市。而雍禾醫療在開設的54家門店,位置基本都在人流密度較高的一二線城市,因而上半年有三十余家門店受到疫情影響停業,許多門店甚至經歷了關店幾個月的現象。
雖然線下門店經營受限,但從另一個側面來看,疫情客觀上也在加快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一直以來,毛發醫療行業集中度較低,有許多零散分布的民營植發機構,像雍禾醫療這樣大型連鎖品牌的規模效應很難顯現。但一大批獨立的民營植發機構則在這個過程中將面臨致命打擊,甚至是關閉店鋪的風險。而像雍禾醫療這樣的頭部企業,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布局和連鎖,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為此,短期業績承壓并不影響其在植發賽道的長期價值。
除了疫情外,消費醫療行業也正面臨著行業變革與升級,這也意味著,合規以及品牌影響力正成為強化雍禾醫療在滲透率較低的毛發醫療賽道的市場地位的重要立足點。
處于植發第一梯隊的行業龍頭雍禾醫療,面對競爭激烈的行業賽道,雍禾醫療今年上半年雖然大環境艱難,卻反而加快了向合規化前進的步伐。
根據中期業績公告,目前雍禾醫療已構建1198人的醫師團隊,醫生人數達到291人,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雍禾醫療上半年新建3家雍禾植發醫療機構, 1家“發之初”女性植發院部,預計2022年全國植發機構將接近70家。
在此基礎上其未來醫生人數還在不斷加速增長。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雍禾醫療門診環節中的醫生接診比例,正在逐步擴大。截至2022年6月30日,雍禾醫療在大陸地區運營的所有醫療機構均已實現醫生接診。
相比銷售顧問接診來說,門診醫生直接面對患者,給出治療方案,從個性化的角度來解決毛發問題,當然專業性更強。同時醫院的合規性也能得到保障,患者的就醫體驗更好。
雍禾醫療近幾年在毛發市場上下游的布局,已然顯現出獨有優勢。包括醫療養固品牌“史云遜”、女性植發品牌“雍禾發之初”和假發品牌“哈發達”在內,都屬于雍禾醫療構建的毛發醫療服務品牌矩陣。
傳統的植發業務之外,雍禾醫療養固服務也占了收入部分的很大比重。自從2019年雍禾醫療引入醫療養固服務后,從2019-2020年,這部分收入由0.15億元增至2.13億元,至2021年醫療養固服務收入更是大幅增長。而在今年上半年在線下門店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雍禾醫療僅半年的養固收入依然達到了1.88億元人民幣,且復購率同比提升至25.5%,為雍禾營收創造了有力支撐。
除了醫療養固業務外,雍禾醫療所能承接的女性植發市場也需求大增。根據美唄數據顯示,近三年女性植發成交人次比例從25%快速上升到45%。雍禾醫療旗下專業女性植發品牌“發之初”,為女性患者構建了美學毛發診療體系,使雍禾的一站式醫學毛發管理品牌矩陣得以完善。
在一站式醫學毛發管理品牌矩陣,實現了面向更多患者目標的同時,毛發醫療行業毛利率和單個患者平均植發費用都非常可觀。
從植發醫療龍頭雍禾的歷年財報來看,從2018年到2021年,雍禾醫療毛利率分別為75.2%、72.6%、74.6%、72.9%,而平均每位植發患者的消費分別是26097元、27799元、27868元和26643元,整體行業可謂是“利大水深”。
值得一提的是,毛發醫療領域常常因大量廣告投放,獲客成本過高而飽受詬病。尤其是在過去的“流量時代”,毛發醫療的宣傳路徑基本上都是通過各大社交平臺來拓展市場份額。而雍禾醫療正在發力,率先對營銷體系做出了變革的嘗試。
根據中期數據,雍禾醫療上半年銷售費用率為51.9%,同比控制下降2.91%,銷售費用支出的管控已經初見成效。
事實上,雍禾醫療正在主動尋求營銷體系的變革,在半年報電話會議中其管理層也提到了“效率優先”的營銷策略。也就是說將從“短視頻、直播能力、本地生活”等場景出發,通過“品牌、內容和流量三位一體”的整合營銷方式,降低營銷成本,提高營銷效率,吸引來更多的私域流量。
雍禾醫療始終在堅守醫療本質、圍繞毛發種植、醫療養固、女性美學等細分領域做透、做精、做規范。只有重視合規化,提升自身的醫療服務質量,才是長期可持續發展之道。雍禾醫療正在通過對業務矩陣的多元化探索,成為整個毛發消費醫療行業的新標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