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突出發展十大新興產業,是安徽省“十四五”時期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重點任務。安徽省政府緊鑼密鼓開展十大新興產業發展專題研究和專項推動,分別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和“雙招雙引”工作方案作出審議,形成具體的路線圖和施工圖。
安徽以突出市場的邏輯謀事、資本的力量干事,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由相關產業推進組牽頭部門系統梳理每個產業鏈上下游情況、現有產業基礎,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行業商協會負責人到場,詳細解讀產業走向、技術路徑、市場潛力,通過專業化的思想碰撞、實操性的對策研究,較好理清了每個產業“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在發展目標方面,安徽規劃到2025年產業規模要邁上新臺階,全省十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翻一番以上,培育形成10個以上千億級,若干萬億級的新興產業,在全國產業發展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安徽將培育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智能家電等5個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30個左右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000家左右,國家級創新平臺超過260家,攻克一批制約新興產業發展的“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
近年來,安徽省經信廳圍繞制造強省戰略,深入開展“精品安徽”品牌宣傳項目,結合重大政策,精心謀劃、超前布局,認真總結宣傳安徽省制造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效和代表性企業的良好發展態勢。
為更好地宣傳新興產業、助力新興產業發展,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視宣傳項目,聚焦智能終端、智能家居及新型材料等領域,陸續展示了客來福家居個性化定制智能制造模式、華米云健康智能可穿戴設備智造技術;天富環保活性碳纖維及其復合新型環保材料技術、科天水性助力傳統涂料實現“油改水”產業升級技術、天鴻新材料鋰電池隔膜和彩色印刷包裝技術;安利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復合材料等一大批新興產業和高端制造技術,在央視進行多頻道、高頻次集中宣傳曝光,擴大了名牌知名度,提升了市場美譽度,賦能了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安徽各地加大新興產業投資建設,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筑勢賦能。國內首個量子計算技術創新中心在合肥建立,飛利浦空調產研基地在滁州奠基,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在合肥新橋建成,合肥集成電路產業園將引進集成電路芯片和傳感器等設計研發類、封裝測試類企業。同時安徽省建立基金與“十大新興產業”對接機制,3月末,省級股權投資基金累計募集資金634.75億元。未來一大批新興產業在安徽大地上百花齊放,推動制造強省加快建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