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最大的創業優勢,就是從消費者衍變為創業者,真正深知當父母的心情。”——奈思媽媽創始人張雨茜
有一種放心叫奈思媽媽
作為廈門一家專注于為0-4歲中國家庭提供“養育+教育”一站式托管和早期教育解決方案機構的負責人,90后寶媽張雨茜不僅擁有兩個可愛孩子,更將這份母愛傾注到更多孩子身上。“奈思媽媽(Nicemama)的‘奈’字,看起來像閩南特色的古宅,‘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帶有‘用心養育’的意思。我希望更多的父母能認可這一點:有一種放心叫奈思媽媽。”
一進奈思媽媽的校區,所有人都被要求脫鞋,并換上專用的襪子,園區醫護級的保健醫生每天都會進行體溫登記和專業消殺。即便沒有疫情的特殊情況,奈思媽媽在衛生保健上依舊要求嚴格,畢竟托育在此的孩子都年齡尚小,最小的甚至才4個月。
一直以來,這里的園區環境和軟硬件設施都處于業界一流。張雨茜介紹說,園區裝修所用到的所有材料,整體造價都高于市面店面裝修成本2-3倍,在硬件設計上也是超前:墻漆采用歐盟安全標準的芬琳漆,色調上采用簡潔明亮的風格,以保護幼兒的視力;地塑選用近乎0金屬釋放的韓國LG品牌,柔軟保護足弓,再加上無直角軟包的設計,寶寶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學習爬、走、跑;大大的落地窗和高于國家3倍換氣標準的綠島新風系統,隨時提供新鮮空氣;各種獨立嬰幼兒護理設施和高檔教玩具讓人目不暇接,甚至連為了孩子們的觸感體驗,還從特意從山東運來沙子和真實的草坪。區別于很多早教機構、托育中心外包餐點,奈思媽媽配備了專屬的中央廚房,由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定制更新食譜,食材由廈門各大公立及私立幼兒園的供應商特供。
花費如此大的代價與成本,都與張雨茜所認同的教育理念相關。奈思媽媽提倡的托育和早教培養方式,沿襲了國際著名的兒科醫生、嬰幼兒教育理論家艾米·皮克勒博士的理念:讓孩子利用自己的主動性, 通過獨立的活動而得到充分的發展;而照料者在日常連續的照料和互動過程中,建立成人與嬰幼兒間的彼此尊重、穩定及持續的信任關系。
“愛不是過度保護,
而是提供環境,
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事實上,奈思媽媽所有的早教課程都經過精心設計,分為社會行為、藝術啟蒙、語言發育、運動發展、思維邏輯五大領域,涵蓋了0-4歲幼兒身心發育的所有敏感期,按月齡循序漸進,并通過不同的課程組合,滿足幼兒的個性。但這些課程的存在,并不是為了束縛孩子們,強迫他們學習什么,而是通過適宜的刺激和練習,激化他們的潛能。
解決萬千家庭的育兒問題
奈思媽媽的創立,照顧孩子是一個方面,而帶動父母成長,又是另一個方面。
在被問及創業初心,張雨茜說:“在初創的時候,我就經常在想,0-4歲育兒是否有個科學的、符合現狀社會的方式,在每個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只為孩子著想,讓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不再因為孩子而焦慮,讓越來越多的家庭不會因為帶孩子而產生矛盾。”
這與她自身經歷是分不開的。2016年,張雨茜尚是一位處于“焦慮期”的全職媽媽。擁有絕對教育意識的她對兩個孩子傾注了大量時間精力。在這個過程中,育兒問題層出不窮,比如孩子輔食怎么吃更有營養、半夜啼哭、作息不規律等等,盡管本就是學前教育專業出身,但她還是孜孜不倦地學習有關營養師、兒童心理學等等前沿科學的幼兒保育知識。
然而,在內心深處,盡管深愛著孩子們,她也極度渴望自身的成長空間:長期處于育兒狀態,使她周邊的朋友越來越少,不僅在一段時間內和社會脫節,還伴隨著神經衰弱,偶爾想要放松一下,孩子都成了她無法盡興的“絆腳石”。
某一天,她難得和丈夫有個二人世界,便去簡單地看了場電影。當影片結束后,她心里忽然意識到,可能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有面臨她這樣的問題:“媽媽一直處于高壓狀態,被生活磨掉了本身自帶的光彩。取代此的,是被家庭瑣事圍繞的爭吵,以及種種不和諧的家庭關系。如果有一種行業可以做到請專業人士科學育兒,又能透明化地讓父母放心,減少家庭矛盾,提升家庭幸福指數,那就太好了。”
在當時,市面上不乏種種早教或托育機構,然而經過嚴格考察后,張雨茜并不滿意。“真正理想型的機構,是我一個二孩之母愿意將寶貝托付其中的。”她認為關鍵問題就出在“家校聯系”上:許多機構雖然擁有優越的軟硬件設施,但對家長來說卻不足夠透明化。而0-4歲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不僅孩子有分離焦慮,家長也是有的。
因此,在奈思媽媽成立之初,張雨茜就立志要給家長吃一顆“定心丸”:一方面,除了有360°無死角監控,她還大膽開放了全時段監控,每一位寶爸寶媽通過手機端看到寶寶的實時情況;另一方面,用嚴苛的標準把控師資,所有的老師都由她親自面試,必要的證件、性格心理測試分析,并實行動態考核,最終定崗或辭退。每一位教師在上課期間不攜帶手機、不隨意聊天,全身心陪伴孩子。
很多家長,特別是焦慮的新手爸媽,在奈思媽媽的幫助下,釋放了壓力。不僅解決了寶寶養育的問題,還給父母充足的個人生活時間,把更好的狀態和心情留給孩子,進行高質量的陪伴。
不忘初心下的砥礪前行
育兒是一個用心澆灌、靜待花開的過程,創立一家機構亦是如此。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除了科班出身以外毫無運營管理經驗的張雨茜,選擇加盟了一家當時口碑較好的早教+托班一站機構——Mamahome托育中心。雖然有總部的支援,但選址、裝修、組建團隊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開展,都必須親力親為、因地制宜,這對她來說,是損耗大量精力的過程,更實現了自我跨步的飛躍。
遺憾的是,彼時整個早托市場尚未成熟,總部最終因為經營管理不善而倒閉。在一籌莫展的時候,丈夫鼓勵她創建自己的品牌,并負責了裝修和品牌VI,張雨茜則承擔園區教學與管理。“我幾乎是小心翼翼的對待每一位客戶,他們給到的反饋和提出的意見對我來說都是寶貴的,我總是站在消費者的心態去處理問題,優化內部管理。”
第一道難關總算是過去,很快,第二家園區也準備開業。就在此時,2019年末疫情的爆發又打亂了節奏,很大量產業都陷入了停滯的階段,園區完全沒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開業。夫妻倆感到忐忑,但很快調整了心態,轉變思路:“考慮到封城后,很多家庭的老人和保姆沒法順利來廈門,我們憑借自身的專業經驗推出了1V1入戶來解決家庭育兒的問題。”這項措施贏得了大量家長的好評,順利扭轉了業績,不僅使奈思媽媽在隔年5月正式開園營業,也迎來了海峽二店的火爆預售。
回首這一路,張雨茜得出了“以不變應萬變”的結論:從開始到現在,奈思媽媽遇到過危機與誘惑,但只要保持初心,用心經營,那么在岔路口,就可以保證那一瞬間的思考方向大概率是對的。
“創業對我而言不是掙錢,而是需要這個項目讓我產生足夠的信念,讓我愛上“它”。曾經,我也無數次在想著那句老話,‘人需要有夢想’,可是又無法詮釋而出。直到創立奈思媽媽,我才明白,我所想的‘夢想’不是白日做夢,而是真正想到、做到,最終擁有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