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九大的開局之年,2018年是行業發展極為關鍵的一年。作為金融行業重要市場參與力量,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如何通過對市場新增需求的捕捉,提供有別于傳統機構的服務路徑和方式,通過服務小微、賦能實體、踐行普惠、提供經濟發展所需的新動能,成為行業必答題。
科技驅動的互金企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時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通過技術覆蓋到傳統金融難以觸達的人群和場景,供給效率更高、服務更精細的客戶體驗。這也要求金融科技公司必須一方面不斷提升技術和運營能力,精細高效服務小微企業;另一方面通過賦能場景消費來助力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在這方面,一些市場參與者已經涌現出一批富有意義的實踐案例。
雙管齊下,填補中小企業的融資黑洞
據調查,中小微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占全國企業總數的 90%以上,提供超過 80%的城鎮就業崗位,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60%以上,提供 50%以上的稅收,企業技術創新的 75%。
此前發布的《金融科技服務中小實體經濟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九成以上中小微企業嗷嗷待哺的融資饑渴,有望通過金融科技的發展得到緩解和改善。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金融科技恰恰有效地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可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饑渴。
比如,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微貸,能給超過100萬家小微企業提供小額貸款,就是因為這些接受貸款的企業都是阿里電商生態里的中小賣家、供應商、運營商等等,螞蟻金服能夠獲得他們翔實的企業經營數據。
再比如凡普金科旗下的一站式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凡普信,目前正通過其信貸信息服務(凡普信)、都市消費分期服務(任買)以及汽車金融信息服務(凡普快車)三大業務的布局來滿足中小微企業的需求,同時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為普惠金融保駕護航。
此外,凡普信在全國160余座城市設立了200余家門店,并在深圳、重慶設立了兩家體驗中心,通過這種線下的布局來為全國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信息服務,走出了一條金融科技賦能中小微企業的全新模式。
賦能商家 實現金融“脫虛向實”本質回歸
在填補融資黑洞的同時,金融科技如何從長線助推中小微企業成長也是金融“脫虛向實”道路的重要一步。
以都市消費分期平臺“任買”為例,任買憑借其提供的消費分期服務,不僅滿足了用戶對于消費升級的需求,還實現了對中小微企業的直接“賦能”,成為了連接商家與消費用戶之間的粘稠劑。
目前,任買業務布局已達50個城市,并與包括美萊、華美、麗都等醫美巨頭、蛋殼等行業領先租房公寓品牌在內的500余家合作伙伴達成戰略合作,讓10萬用戶享受到了基于場景的便捷消費分期服務。一方面,任買通過大數據風控,賦予未來有還款能力的年輕人提前消費的能力,助力其實現對品質生活追求,同時也幫助商家有效擴大了自身客群,并提升了銷售客單價及復購率,實現了金融“脫虛向實”的本質回歸。據悉,任買目前已經覆蓋了醫療美容、教育、購物、租房、母嬰、輕奢等多個消費場景,這也意味著金融科技未來將在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進行全面的助攻。
在分析人士看來,隨著最新政府工作報告的出臺,服務實體經濟,實現金融的“脫虛向實”將成為2018年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主題詞。服務實體經濟的角逐也將由此展開,服務好中小微企業客戶,應該成為謀劃下一個五年計劃的著力點,抱著匠心精神,做深做透一個行業、一個區域,小步探索、快速復制,成果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