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山西省忻州原平市段家堡鄉一家名為利澤礦業有限公司的企業,以土地復墾的名義開采煤礦,致山體遭到嚴重破壞,并形成數公里長的深溝。對此,忻州市生態環境局原平分局回應稱,“破壞山體別跟我說,土地復墾項目是國土局批的”,自己只管揚塵污染。而原平市自然資源局執法監察大隊表示,企業為找到礦產肯定會深挖,勢必對山體造成破壞,但怎么界定破壞,沒有標準。
曾經植物茂盛,花香四溢的一片綠水青山,如今卻成了溝渠縱橫的荒土深坑,給大地留下巨大的傷疤。一家礦企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居然達到了如此程度,讓人為之震驚。
這種對生態環境的大規模破壞,顯然不是一日所能形成,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一家企業在對環境進行瘋狂和野蠻地破壞時,當地相關部門又在做什么?媒體的調查顯示,從山西段家堡鄉到忻州市,當地相關政府部門,要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不公然為礦企違法行為打掩護。原平自然資源局官員那句“咋就是破壞,我沒標準”,生動演繹了當地官員對環境保護的態度。
在這些袖手旁觀的政府部門中,忻州市生態環境局的表現,尤難讓人釋懷。環保部門,是地方生態環境代言人,地方生態環境最后的防線,如果環保部門都無視生態環境的安危,那么還有誰會在乎生態環境,公眾還能依仗誰?
環保部門“破壞山體別跟我說”之論,顯然經不起一駁。山體破壞,這是典型的環境破壞問題。山體破壞不僅會帶來水土流失,對土壤環境、水環境造成致命的影響,而且還造成植被的巨大破壞,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毫不夸張地說,山體破壞是對生態系統的傷害是災難性的,是釜底抽薪式的,現實中,這也是許多地方環保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
然而,為何在忻州市生態環境局眼里,這一切與自己無關?連基本的職責都可以棄守,連起碼的常識都可以不顧,這樣的環保部門怎么能把地方生態環境給看護好?這種罔顧專業,糊弄民眾的做法,到底只是消極惰怠的懶政,還是另有其他因素的驅動?背后的原因,顯然值得追問。
非法采礦,破壞山體,忻州市生態環境局放著地方環境生態的大事不管不問,而只是盯著揚塵污染件小事。可是,山體破壞明明就是揚塵污染問題的源頭所在,環境的治理,怎能舍本逐末,抓大放小?而且,即便揚塵污染這件小事,忻州市生態環境局同樣沒有管好,該局出示的執法文件顯示,他們曾對利澤礦業的揚塵污染曾進行過整治和處罰。但從媒體拍攝的現場看,違法采礦的現場依然塵土漫天,民眾叫苦不迭,如此執法“成績”,未免讓人啞然。
利澤礦業借復墾名義挖煤被媒體曝光后,當地表示要追責監管部門。對這一事件的追責,當然要一個不漏,把責任部門和官員繩之以法。這其中,環保部門的追責更應是重中之重,唯有嚴厲追究環保部門失職瀆職,才能給某些地方環保部門以震懾,使其不敢背棄自身職責,與其他違法企業和部門同污合流,也只有如此,才能捍衛生態底線,守住綠水青山,不至于讓其變為某些人的“金山銀山”。